一种千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122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8
本技术涉及千叶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千叶轮,包括:可绕预定轴线转动的转动盘和呈条状的砂布片;所述砂布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转动盘具有环绕在所述预定轴线外侧的第一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卡设在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内;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内壁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筋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转动盘的径向外侧;所述砂布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砂布片沿所述第一环形凸筋依次布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千叶轮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千叶轮。


技术介绍

1、在抛光或者打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千叶轮。千叶轮通常包括:轮体和设置在轮体上的砂布片。砂布片的一端与轮体连接,砂布片的另一端随轮体转动并与外部物体接触时即可对外部物体进行抛光或打磨。砂布片固定在轮体上的方式通常是被夹持在轮体的两个部分之间,或者轮体卡设在砂布片上的卡槽内,可是砂布片在拉扯过程中很容易被撕裂。

2、千叶轮可以参阅:【主题名称:一种千页轮;公告号:cn213289960u;公开日期:2021年05月28日】中的千页轮。砂布片可以参阅cn213289960u中的砂布片。

3、千叶轮可以参阅:【主题名称: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公告号:cn216681784u;公开日期:2022年06月07日】中的千叶抛光轮。砂布片可以参阅cn216681784u中的打磨叶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叶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布片容易被撕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绕预定轴线转动的转动盘和呈条状的砂布片;所述砂布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转动盘具有环绕在所述预定轴线外侧的第一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卡设在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内;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内壁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筋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转动盘的径向外侧;所述砂布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砂布片沿所述第一环形凸筋依次布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具有环绕所述预定轴线外侧的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之间同轴间隔设置;

<p>3.如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绕预定轴线转动的转动盘和呈条状的砂布片;所述砂布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转动盘具有环绕在所述预定轴线外侧的第一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卡设在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内;所述第一弧形缺口的内壁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筋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转动盘的径向外侧;所述砂布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砂布片沿所述第一环形凸筋依次布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具有环绕所述预定轴线外侧的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之间同轴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叶轮,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个所述砂布片:所述第一端夹持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筋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呈u型,和所述第二弧形缺口呈u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环形凸筋或所述第二环形凸筋的延伸方向上,任意相邻两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廖洲洋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辰锐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