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104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蒽类化合物包含电子传输单元苯并咪唑,可以促进器件发光层中的电子注入与传输,促进空穴与电子的电荷传输平衡,降低驱动电压;通过在苯并咪唑电子传输单元邻位引入空间位阻基团,增大了蒽单元与苯并咪唑的扭转角从而降低了两者的共轭程度,避免了苯并咪唑的拉电子作用改变蒽单元的激发态特征,保证其高效三线态激子上转化性质,保证了蒽基的高激子利用率和蓝光发射;同时苯并咪唑作为优良的电子传输单元可以有效提升主体电子传输能力,促进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荷传输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最终所得的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高的发光效率和低的驱动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具体是一种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装置,具有高效率、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以及柔性等优点,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其器件结构通常由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等构成,它的发光原理为:空穴从阳极注入后经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而进入发光层,同时电子从阴极注入后经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而进入发光层,然后空穴与电子在发光层复合形成25%的单线态激子和75%的三线态激子,其中单线态激子可以直接辐射发光,而受自旋反转禁阻制约三线态激子难以直接辐射发光。

2、蓝光oled器件一直存在性能较差的问题,其直接制约oled面板的显示效果。决定oled器件性能的关键功能层是发光层,其通常由主体和染料构成,主体的作用包括注入电荷、传输电荷、产生激子以及转化激子等,因此主体的能级结构、传输特性以及激发态行为对oled器件的性能有决定性作用。蓝光oled器件常用主体是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3独立地包括C1~C5的烷基、苯基、氘代苯基、氰基取代的苯基、氰基取代的氘代苯基、C6~C10芳基取代的苯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苯基、萘基、氘代萘基、C6~C10芳基取代的萘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萘基、联苯基、氘代联苯基、C6~C10芳基取代的联苯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联苯基、蒽基、氘代蒽基、C6~C10芳基取代的蒽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蒽基、菲基、氘代菲基、C6~C10芳基取代的菲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菲基、C3~C16杂芳基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3独立地包括c1~c5的烷基、苯基、氘代苯基、氰基取代的苯基、氰基取代的氘代苯基、c6~c10芳基取代的苯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苯基、萘基、氘代萘基、c6~c10芳基取代的萘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萘基、联苯基、氘代联苯基、c6~c10芳基取代的联苯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联苯基、蒽基、氘代蒽基、c6~c10芳基取代的蒽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蒽基、菲基、氘代菲基、c6~c10芳基取代的菲基、氘代c6~c10芳基取代的菲基、c3~c16杂芳基或c3~c16氘代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3独立地包括具有式r-1~式r-48结构的基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y为1时,所述a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祥王淑萌吴玉良赵磊王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