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908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具体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的自动控制,包括分离气缸,分离轴承与位移传感器,分离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分离气缸盖与进、排气管道,进、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分离气缸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变速器输入轴与分离气缸之间设置有套杯,套杯的一端与分离轴承连接,分离轴承与膜片弹簧连接,套杯的另一端与分离气缸盖连接,分离气缸盖安装在离合器的壳体上,缸体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分离气缸、套杯、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与位移传感器均位于离合器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占用空间小、防护效果好,而且中间传动环节较少,传动效率高,测量更准确,更有利于对离合器的精确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具体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的自动控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动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均安装在变速箱的箱体外部,通过连杆机构推动离 合器动作。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62793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2月10日的实用 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式AMT离合器操纵机构,该操纵机构在气缸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机 构体,机构体上设置有进气控制电磁阀和排气控制电磁阀,进气控制电磁阀和排气控制电磁阀经气道与气缸连通,机构体内部对应活塞设置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 器的铁芯通过连接杆与活塞的导向杆相连接。虽然该操纵机构实现了位移传感器和电磁阀 的集成,使机构紧凑,安装方便,但由于该操纵机构安装在变速箱的箱体外部,占用空间较 大、安全防护较差,且由于该机构中间传动环节较多,因此测量不准确、不利于精确控制,并 会降低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用空间较大、安全防护较差,且传动环节较多、不利于精确控制、降低传动效率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安全防护好,且传动环节少、有利于精确控制、传动效率较高的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分离气缸,分离轴承与位移传感器,所述分离气缸包括缸体、活塞、分离气缸盖、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排气管道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 所述分离气缸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变速器输入轴与分离气缸之间设置有与变速器输入轴滑动配合的套杯,套杯一端的轴肩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的内孔相配合,分离轴承的外圈与膜片弹簧的中心孔相配合,套杯的另一端与分离气缸盖的中心孔相配合,分离气缸盖安装在离合器的壳体上;所述活塞与套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分离气缸的正中位置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 所述缸体上的位移传感器位置对应活塞的位置设置。 所述活塞与套杯之间采用卡环固定连接。 所述分离气缸、套杯、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与位移传感器均位于离合器壳内。 所述进气管道、排气管道以变速器输入轴为对称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气缸被集成至离合器外壳 内,且气缸和变速器输入轴的外部都设有防护外壳,因此本技术占用空间小,防护效果 好。 2.由于本技术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气缸内置于离合器外壳内, 气缸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设置有套杯,套杯又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相连接,因此可由气缸 活塞通过套杯以及分离轴承直接运作于离合器的飞轮,中间传动环节较少,因而位移传感 器测量更准确,更有利于对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同时气动力的浪费也很少,提高了传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分离气缸1 ,缸体2,活塞3,位移传感器31 ,分离气缸盖4,进气管道5,进气 电磁阀51,进气软管52,排气管道6,排气电磁阀61,排气软管62,变速器输入轴7,套杯8, 分离轴承9,离合器外壳10,离合器盖11,发动机12,发动机曲轴13,飞轮14,离合器从动盘 15,离合器压盘16,膜片弹簧17,变速箱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分离气缸l,分离轴承9与位移传感器31,所述分离气缸1包括缸体2、活塞3、分离气缸盖4、进气管道5与排气管道6,进气管道5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51,排气管道6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61 ; 所述分离气缸1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7上,变速器输入轴7与分离气缸1之间设置有与变速器输入轴7滑动配合的套杯8,套杯8 —端的轴肩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9的内孔相配合,分离轴承9的外圈与膜片弹簧17的中心孔相配合,套杯8的另一端与分离气缸盖4的中心孔相配合,分离气缸盖4安装在离合器的壳体上;所述活塞3与套杯8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缸体2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31。 所述分离气缸1的正中位置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7上。 所述缸体2上的位移传感器31对应活塞3的位置设置。 所述活塞3与套杯8之间采用卡环固定连接。 所述分离气缸1、套杯8、进气电磁阀51、排气电磁阀61与位移传感器31均位于离 合器壳10内。 所述进气管道5、排气管道6以变速器输入轴7为对称线对称设置。 汽车要换挡或停车时,离合器需要分离,这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给进气电磁阀51 信号,接通气源与进气管道5,通过进气软管52向分离气缸l内高压充气,高压空气从进气 管道5进入分离气缸1推动活塞3向飞轮14的方向运动,活塞3通过卡环推动套杯8向相 同方向运动,套杯8推动分离轴承9向飞轮14的方向运动,该运动压紧膜片弹簧17,使膜 片弹簧17趋于扁平,膜片弹簧17上的离合器压盘16的支撑点向远离飞轮14的方向运动, 离合器压盘16向远离飞轮14的方向运动,离合器压盘16对离合器从动盘15的压紧力消 失,离合器从动盘15与飞轮14和离合器压盘16之间出现间隙,动力中断,同时,位移传感 器31在此过程中测量的行程将显示离合器分离的程度。 换档结束之后或汽车起步时,要求离合器接合,这要求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位移传感器31测得的位移反馈量,来控制进气电磁阀51和排气电磁阀61的进、排气速度,进气电 磁阀51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进气量减小或停止,排气电磁阀61开启,分离气缸1内的高 压空气通过排气电磁阀61的排气运作和进气电磁阀51的进气运作将会平稳的将分离气缸 1内的高压空气通过排气软管62排除,当分离气缸l内的压力小于膜片弹簧17的压力时, 膜片弹簧17恢复弹性形变前的形状,推动分离轴承9向远离飞轮14的方向运动,分离轴承 9推动套杯8向远离飞轮14的方向运动,套杯8通过卡环推动活塞3向远离飞轮14的方向 运动,活塞3回到原始位置,膜片弹簧17恢复形变时,其上的离合器压盘16的支撑点向飞 轮14的方向运动,推动离合器压盘16向飞轮14的方向运动,离合器压盘16压紧离合器从 动盘15使离合器从动盘15向飞轮14的方向运动,最终使离合器从动盘15压紧在飞轮14 上,通过滑磨达到转速一致,实现动力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分离气缸(1),分离轴承(9)与位移传感器(31),所述分离气缸(1)包括缸体(2)、活塞(3)、分离气缸盖(4)、进气管道(5)与排气管道(6),进气管道(5)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51),排气管道(6)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6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气缸(1)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7)上,变速器输入轴(7)与分离气缸(1)之间设置有与变速器输入轴(7)滑动配合的套杯(8),套杯(8)一端的轴肩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9)的内孔相配合,分离轴承(9)的外圈与膜片弹簧(17)的中心孔相配合,套杯(8)的另一端与分离气缸盖(4)的中心孔相配合,分离气缸盖(4)安装在离合器的壳体上;所述活塞(3)与套杯(8)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缸体(2)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3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集成式气动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分离气缸(1),分离轴承(9)与位移传感器(31),所述分离气缸(1)包括缸体(2)、活塞(3)、分离气缸盖(4)、进气管道(5)与排气管道(6),进气管道(5)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51),排气管道(6)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6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气缸(1)套装在变速器输入轴(7)上,变速器输入轴(7)与分离气缸(1)之间设置有与变速器输入轴(7)滑动配合的套杯(8),套杯(8)一端的轴肩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9)的内孔相配合,分离轴承(9)的外圈与膜片弹簧(17)的中心孔相配合,套杯(8)的另一端与分离气缸盖(4)的中心孔相配合,分离气缸盖(4)安装在离合器的壳体上;所述活塞(3)与套杯(8)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缸体(2)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久周杰敏余建华杨灿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