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及配套桩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69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管桩的桩体内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沿管桩轴向方向同向设置,且导水管两端连通管桩的桩头与桩尾;所述管桩内部的管桩内腔形成对水流与砂砾石排出的导引排放通道。所述导水管在管桩的桩头侧设置扩口段。所述扩口段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水管在管桩的桩尾侧设置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突出管桩的桩端板,以便管桩在接桩时与前段管桩的导水管首尾相连。本技术通过在管桩中植入一定数量的导水管,将桩帽供应的压力水从桩尾射出,切割砂砾石层,并由高速水流将砂砾石通过管桩内腔排出,起到与引孔作业相同的作用,但不增加施工工序,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专业设备,可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管桩基础,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及配套桩帽


技术介绍

1、预应力管桩因施工速度快、承载力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项目基础施工中,如风机基础、光伏支架基础。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打桩设备,黏土层和部分砂层可以被打入,但当存在砂砾石层时,经常出现管桩难以打入的现象,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引孔设备先进行引孔作业,然后打入预应力管桩。引孔作业不仅增加了施工工序,且需要专业的引孔设备,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特别对于光伏项目,因光伏支架管桩长度相对较短,引孔作业将导致基础施工成本大幅增加,降低项目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砂砾石层提供切割以及排出途径的新型管桩。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管桩的桩体内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沿管桩轴向方向同向设置,且导水管两端连通管桩的桩头与桩尾,以通过高压供水系统同管桩形成配合式作业状态;所述管桩内部的管桩内腔形成对水流与砂砾石排出的导引排放通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管桩(2)的桩体内设置有导水管(22),所述导水管(22)沿管桩(2)轴向方向同向设置,且导水管(22)两端连通管桩(2)的桩头与桩尾;所述管桩(2)内部的管桩内腔(21)形成对水流与砂砾石排出的导引排放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2)在管桩(2)的桩头侧设置扩口段(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段(221)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管桩(2)的桩体内设置有导水管(22),所述导水管(22)沿管桩(2)轴向方向同向设置,且导水管(22)两端连通管桩(2)的桩头与桩尾;所述管桩(2)内部的管桩内腔(21)形成对水流与砂砾石排出的导引排放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2)在管桩(2)的桩头侧设置扩口段(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段(221)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2)在管桩(2)的桩尾侧设置连接段(222),所述连接段(222)突出管桩(2)的桩端板,以便管桩(2)在接桩时与前段管桩(2)的导水管(22)首尾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砂砾石层的新型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22)设置在管桩(2)桩体的配筋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亮金俊武何青林一杨周华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