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管廊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综合管廊又被称为“共同沟”,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2、中国技术cn211228601u,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管廊建筑体,管廊建筑体内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电力管线腔,管廊建筑体内部另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综合管线腔,电力管线腔和综合管线腔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水斜板,本技术便于将管廊建筑体内部渗入的水渍进行集中的导流和排出,同时利用出现渗水现象启动声光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渗水事故,该监护方式设备投入少,且响应速度快,适合推广使用。
3、但这种设置只能对渗入管廊内部的水进行防护,无法对管廊内部的给水管道、排水管道中渗出的水进行防护,并通知工作人员对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进行维修,针对这个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防水结构,包括地下管廊(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1)的顶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地下管廊(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件(3),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管道(4),所述管道(4)的外壁套接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外壁,所述地下管廊(1)的内部开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7),所述导流管道(7)开设在地下管廊(1)的内部,所述导流管道(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8),所述滑动件(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防水结构,包括地下管廊(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廊(1)的顶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地下管廊(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件(3),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管道(4),所述管道(4)的外壁套接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外壁,所述地下管廊(1)的内部开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道(7),所述导流管道(7)开设在地下管廊(1)的内部,所述导流管道(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8),所述滑动件(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滑动连接在滑动件(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8)滑动连接在地下管廊(1)的内部,所述压板(10)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强,林存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维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