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制品生产领域的内串石墨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
技术介绍
内串石墨化炉是石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将炭素制品装入石墨化炉 中并填充和覆盖以特定材质的保温料,炉头炉尾与夹于其间的串接制品形成导电回路,在 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制品自身产生热量,所形成的高温足以使炭素制品内部发生晶格转变。 这种晶格上的转变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完成了由炭素变为石墨的物理化学过程,而内串石 墨化炉就是实现这种过程较为先进的炉型。 现有的内串石墨化炉,由炉头炉尾及其之间的炉子体组成。炉头炉尾之间的距离, 决定了炉体的长度。炉体是由设在其两侧的立柱和挂在立柱上的炉墙壁板组成。由于立柱 固定在炉体段的基础上,所以炉子体的截面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炉体截面具有以下几 方面的缺点1、由于炉体截面大小是依据主导产品的规格确定的,对于其它规格产品来说, 该炉体截面均不是最佳炉体截面,形成了串接石墨化炉的固有缺陷;2、对于石墨制品性能 有特殊要求、需要提高石墨化温度的产品来说,由于固定的炉体截面决定了保温料的厚度, 限制了采取进一步保温措施的可能,将会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包括炉头、炉尾、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炉底至少由三块金属炉底板构成,在每块金属炉底板下设有升降机构,金属炉底板的两端设有炉底梁,炉底梁与立柱连接,立柱之间设有炉墙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包括炉头、炉尾、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炉底至少由三块金属炉底板构成,在每块金属炉底板下设有升降机构,金属炉底板的两端设有炉底梁,炉底梁与立柱连接,立柱之间设有炉墙壁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 梁数量为2 50个;炉底梁的间距为300 500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炉底梁与金属炉底板固定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底 梁两端设有螺栓孔,螺栓孔穿过炉底梁和金属炉底板。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 孔直径为10 80mm、螺栓孔的数量为2 20个。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串石墨化炉体截面可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友,王忠心,曹广和,吕博,崔银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