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63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支撑底座、与支撑底座连接的弹性支撑称重机构、设置在弹性支撑称重机构顶部的风载荷传感机构;所述支撑底座固定于杆塔上部;风载荷传感机构包括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风载荷光纤光栅组;弹性支撑称重机构包括用于称重的第一光纤光栅;该传感器通过采用风载荷光纤光栅组测量风载荷,采用第一光纤光栅测量冰载荷,无需供电、传感器信号能够抗电磁干扰、在无公网的情况下实现传感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同时能够使监测方获取传感器覆冰状态,当覆冰严重,干扰风载荷测量时避免记录错误风载荷数据,防止正确数据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冰风载荷测量,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


技术介绍

1、风速风向测量是气象、电网运行、风电、航空等行业共同关注的核心环境参数之一。

2、对于风速风向测量,现有技术方案1是:“一种自供电全向性风速风向传感器”(cn202211205665.7)。该申请涉及风向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自供电全向性风向风速传感器,包括底座、柔性支撑杆、绝缘球壳、柔性悬挂杆、小磁球和柔性线圈;底座内置传感器电路,绝缘球壳通过柔性支撑杆安装在底座的上方,内壁上贴满柔性线圈,并通过导线将电动势信号引出,内部通过柔性悬挂杆悬挂一个小磁球,当柔性支撑杆随风摆动时,绝缘球壳内部的柔性悬挂杆带着小磁球开始摆动,此时,柔性线圈中通过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该技术的主体结构为球形,当受到任意方向的风作用时,风向和风力引起结构内部磁通量变化,通过观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输出通道(当风向风速不同时,贴在球内壁不同位置的线圈输出的电动势不同),就可以对风力和风向做出判断。

3、现有技术方案2是:“一种简易的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支撑底座(1)、与所述支撑底座(1)连接的弹性支撑称重机构、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称重机构顶部的风载荷传感机构;所述支撑底座(1)固定于杆塔(B6)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称重机构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外罩(2)、设置在所述外罩(2)和支撑底座(1)之间的弹性支杆(4);所述第一光纤光栅(5)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杆(4)上;所述外罩(2)与支撑底座(1)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杆(4)底端与支撑底座(1)固定,所述弹性支杆(4)顶端与外罩(2)内侧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支撑底座(1)、与所述支撑底座(1)连接的弹性支撑称重机构、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称重机构顶部的风载荷传感机构;所述支撑底座(1)固定于杆塔(b6)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称重机构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外罩(2)、设置在所述外罩(2)和支撑底座(1)之间的弹性支杆(4);所述第一光纤光栅(5)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杆(4)上;所述外罩(2)与支撑底座(1)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支杆(4)底端与支撑底座(1)固定,所述弹性支杆(4)顶端与外罩(2)内侧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载荷传感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罩(2)顶部的迎风杆(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式冰风载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载荷传感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罩(2)顶部的迎风杆(6)和多个悬空安装在外罩(2)顶部的风向测量增敏单元,多个所述风向测量增敏单元以外罩(2)中心为环绕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昆鹏刘畅汉京善朱尤祥王立君王世豪展思杰杨加伦赵彬展雪萍王剑张国强张立春李孟轩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