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06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由下向上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的刀具以及与刀具位置相对应且用于夹持所述被检测电缆的夹具,所述控制装置对驱动电机的转速、正反转以及启停转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使用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带电判别装置所存在的判别准确率低且操作不便的实际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安全运行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 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曰常生活中,已经敷设安装运行的电力电缆,不管是地埋式、桥架 式,还是沟隧道式的电力电缆,出于各种原因均需要将电力电缆从其中间 某一点进行开断, 一般釆取由施工人员用钢锯锯断或用液压剪钳开断的方 式,在施工地点经常存在敷设形式和电缆型号相同的电缆并非一条的情形: 因而需要对各条电缆的带电情况进行判别。尤其在现场复杂的情况下,将 无法判断准确判断那条电缆带电、哪条电缆部带电。因此,在开断某一条电缆之前,最少要经过三个步骤1、通过开关将现场已确定要开断的电 缆从其供电端和用电端端头进行断开。2、通过电子专用设备(如电缆识 别仪)进行判别,具体是将电子专用设备夹到端头已断开的电缆上,同时 在现场通过电缆识别装置中的接收仪来判断数条相同型号电缆的带电情 况,之后再通过电子专用设备进一步判断确认已断开端头的电缆与现场所 要开断的电缆是否为同一条电缆。3、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对已确认为不 带电的电缆,还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手段进行进一步可靠判别,具体为利用 一外部金属导体(如铁钉等)扎入电缆(最少三相芯),使其中一芯线的 电缆金属外屏蔽层短路,如在短路点无放电现象(放电时有很大的打火声) 则更为确认所判断的电缆为需要开断的电缆且不带电,此时可安全进行开 锯施工,实践中,称此步骤中的进一步可靠判别装置为电缆安全扎伤短路 装置。目前,施工现场解决进一步可靠判别问题的方法有两种l)利用射钉枪原理进行扎伤短路,但其主要缺点为射钉速度太快,所用射钉太细, 以至于当较长射钉扎入大直径电缆中时,射钉往往从电缆三相芯之间的夹 缝中穿过,再加上不能肉眼观察扎伤情况,因而易造成误判,存在一定的 安全隐患。2)不进行短路判断,直接利用遥控液压钳将电缆剪断,该方 法缺点为设备体积很大且笨重,外场电缆施工操作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使用 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带电判别装置所存在的判别准确率低且操 作不便的实际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电缆进行 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的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由下向上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的刀具以 及与刀具位置相对应且用于夹持所述被检测电缆的夹具,所述控制装置对 驱动电机的转速、正反转以及启停转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硬接线方式或无线通讯方式进行 连接。所述刀具固定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且驱动电机随刀具上下移动,所 述驱动轴和刀具同轴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丝杠进行连接。还包括一供刀具和驱动电机上下移动的导向通道,所述驱动电机的电 机壳体上安装有保证驱动电机上下移动但不旋转运动的导向杆,所述电机 壳体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通道为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中部和上部设置有与丝杠 的外螺紋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紋。还包括安装在中间隔板上的限位开关一和安装在外部壳体底部的限位 开关二,所述中间隔板为安装在电机壳体上部的水平向隔板,限位开关一和限位开关二均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AT89C205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体积小且 重量轻,加工制作方便;2、现场使用操作简便;3、使用效果好,扎伤 准确率达100%,并且扎伤完后,利用肉眼通过扎伤孔即可清楚地观察电缆 内部结构的短路破坏状况,使开断施工更为安全,因而能有效解决现有电 缆带电判别装置所存在的判别准确率低且搡作不便的实际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控制器; 2 —导向杆;4—夹具; 5 —刀具;7—驱动电机; 8—限位开关 IO—丝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 制的驱动电机7、由驱动电机7驱动由下向上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的 刀具5以及与刀具5位置相对应且用于夹持所述被检测电缆的夹具4,所 述控制装置对驱动电机7的转速、正反转以及启停转进行控制。本实施例 中,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AT89C2051,所述单片机AT89C2051上还接有 报警指示电路。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7之间通过硬接线方式或 无线通讯方式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可通过遥控器9遥控搡作实现对驱动3—外部壳体; 6 —限位开关一; 9一遥控器;5电机7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上相应设置有启动按钮、操作按 钮以及与所述报警电路相接的报警指示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具5固定在驱动电机7的驱动轴上且驱动电机7 随刀具5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轴和刀具5同轴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丝杠10 进行连接。另外,还包括一供刀具5和驱动电机7上下移动的导向通道, 所述驱动电机7的电机壳体上安装有保证驱动电机7上下移动但不旋转运 动的导向杆2,所述电机壳体上设置有与导向杆2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 导向通道为外部壳体3,所述外部壳体3的中部和上部设置有与丝杠10的 外螺紋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紋。同时,还包括安装在中间隔板上的限位开关一 6和安装在外部壳体3 底部的限位开关二 8,所述中间隔板为安装在电机壳体上部的水平向隔板, 限位开关一 6和限位开关二 8均接所述控制装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根据被检测电缆的具体情况,确定 刀具5需由下向上进给的位移量并将所确定的位移值竖直所述控制装置即 单片机AT89C2051;之后,按动所述控制装置的启动按钮以及操作按钮, 控制驱动电机7通过丝杠10带动刀具5由下向上进给并旋转插入被检测 电缆内,所述被夹持在夹持夹具4内的被检测电缆与刀具5的位置相对应; 当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刀具5由下向上进给至预先设定位移量,即刀具5 已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且已插入至预先设定的深度时,限位开关一 6 动作且同步向控制装置传送信号,由控制装置根据限位开关一 6所传送信 号相应对驱动电机7进行控制,具体是控制装置相应控制驱动电机7反转, 驱动电机7再相应带动刀具5由上向下返回直至退回即初始状态,而刀具 5是否退回至初始位置状态则由限位开关二 8和控制装置相应进行判断与控 制,至此则完成本技术的整个扎伤动作过程。需注意的是在整个扎伤 动作过程中,驱动电机7同步向所述控制装置反馈其工作状态,当驱动电机 7工作出现异常时,所述控制装置即单片机AT89C2051则及时向与其相接的 报警指示电路发出报警信号,通过所述报警指示装置进行报警,使得本技术工作更安全、更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 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 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7)、由驱动电机(7)驱动由下向上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的刀具(5)以及与刀具(5)位置相对应且用于夹持所述被检测电缆的夹具(4),所述控制装置对驱动电机(7)的转速、正反转以及启停转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7)、由驱动电机(7)驱动由下向上旋转插入被检测电缆内部的刀具(5)以及与刀具(5)位置相对应且用于夹持所述被检测电缆的夹具(4),所述控制装置对驱动电机(7)的转速、正反转以及启停转进行控制。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7)之间通过硬接线方式或无线通讯方式 进行连接。3. 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刀具(5)固定在驱动电机(7)的驱动轴上且驱动电机(7) 随刀具(5)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轴和刀具(5)同轴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 丝杠(10)进行连接。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电缆进行带电判别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一供刀具(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伯锋杨忠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四方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