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456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可穿戴电子及微纳传感器件领域。该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叉指电极层;S2、涂覆第一绝缘层;S3、涂覆电极层导线;S4、涂覆第二绝缘层;S5、涂覆间隔层;S6、制备敏感层;S7、传感器阵列封装;将S5制备的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电极层导线‑第二绝缘层‑间隔层薄膜与S6制备的敏感层对准粘结,进行封装,得到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尽可能减少叉指传感器阵列输出端口数量,并保持优异的柔性,而且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可穿戴电子及微纳传感器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柔性传感器作为新型的交叉学科在电子皮肤、人机交互和医疗诊断等领域蓬勃发展。“叉指电极”型传感器作为柔性传感器的经典选择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讨论。但讨论的范畴大多局限于单个传感器和多通道式的小型传感器阵列,又或是基于fpcb的大面积阵列。前者在传感器集成度和信息全面检测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后者则对于传感器柔性、适形贴附和人体皮表应用方面存在机械性能上的劣势。其原因在于,叉指型传感器作为单面构建正负电极的典型代表,构建多通道式传感器阵列面临着引线繁多,i/o口密集的现状。最小端口输出旨在实现传感器阵列的行列交叉,通过行和列进行传感器选通,在叉指传感器中能够有效减少输出端口数量。现阶段,多数的解决方案便是依托于fpcb过孔制造,以牺牲柔性为代价避免导线交叉,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叉指电极层置于丝网印刷台上,将第一绝缘层网板对准置于叉指电极层上方,将烘干型绝缘油墨倒置在第一绝缘层网板上,刮板倾斜印刷于叉指电极引线交叠处;然后置于70℃加热台上加热5-10min,固化后得到电极层-第一绝缘层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叉指电极层置于丝网印刷台上,将第一绝缘层网板对准置于叉指电极层上方,将烘干型绝缘油墨倒置在第一绝缘层网板上,刮板倾斜印刷于叉指电极引线交叠处;然后置于70℃加热台上加热5-10min,固化后得到电极层-第一绝缘层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导电油墨是采用慢干水与导电银浆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将固化后的电极层—第一绝缘层薄膜置于丝网印刷台上,将电极层导线网板对准置于第一绝缘层上方,导电油墨倒置在电极层导线网板上,刮板倾斜印刷于叉指电极引线交叠处;然后置于70℃加热台上加热5-10min,固化后得到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电极层导线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的最小端口叉指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将固化后得到的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电极层导线薄膜置于丝网印刷台上,将第二绝缘层网板对准置于薄膜上方,将烘干型绝缘油墨倒置在第二绝缘层网板上,刮板倾斜印刷;然后置于70℃加热台上加热5-10min,固化后得到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电极层导线-第二绝缘层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印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漾薛晨阳温琦高立波滕延越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