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增强带生产方法及增强带生产线技术

技术编号:433455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增强带的生产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增强带生产方法及增强带生产线,所述辊压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丝处理步骤,将多股增强丝材(100)分丝处理成并排运行的多列;S2.丝材加热步骤,加热所述增强丝材;S3.使得加热后的增强丝材由上向下运行,并在其两侧分别挤出熔融塑料片材(200);S4.辊压成型步骤,利用至少一组辊压复合辊组辊压所述熔融塑料片材,使得并排运行的多列所述增强丝材与其两侧的熔融塑料片材粘接为一体以辊压形成增强带。该辊压成型方法采用全新的成型和生产工艺,能够避免增强丝材穿过芯模小孔和模内复合导致的各种问题,保证增强带的产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增强带的生产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增强带生产方法及增强带生产线。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输送管道的力学性能,通常需要利用缠绕机将钢帘带、钢纤带、纤维带等增强材料缠绕至塑料芯管上形成复合管道。其中,为了保证较好的增强效果和与塑料芯管的复合效果,用于此类复合管道生产的增强带通常包括多股增强丝材(如钢帘线、钢纤、钢丝)及包覆于其上的塑料,并形成为扁平的带状,以便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被热复合至塑料芯管的外周面上。相关缠绕机及复合管道的生产方法请见申请人此前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cn115302749a、cn117863532a等。

2、增强带的质量对应用其的复合管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避免制得的增强带中存在气泡缺陷,并加强增强带中增强丝材与塑料的结合密实度,中国技术专利cn210850960u提供了一种增强带生产线及制带模具,该制带模具设有真空腔和复合腔,增强丝材经分梳丝和加热处理后依次穿过该真空腔和复合腔运行,进而在复合腔内与熔融塑料复合,形成增强带。在此过程中,增强丝材需要穿过制带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片材挤出系统(70)在并排运行的多列所述增强丝材(100)两侧分别挤出所述熔融塑料片材(200),其中,所述片材挤出系统(70)的挤出模具(703)位于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包括彼此间隔地成对布置的辊子(671),成对布置的所述辊子(671)之间限定形成有辊压间隙,在步骤S4中,由上向下运行的所述增强丝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片材挤出系统(70)在并排运行的多列所述增强丝材(100)两侧分别挤出所述熔融塑料片材(200),其中,所述片材挤出系统(70)的挤出模具(703)位于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包括彼此间隔地成对布置的辊子(671),成对布置的所述辊子(671)之间限定形成有辊压间隙,在步骤s4中,由上向下运行的所述增强丝材(100)和分别在其两侧挤出的所述熔融塑料片材(200)进入该辊压间隙,以辊压形成所述增强带(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利用沿由上而下方向布置的多组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辊压所述熔融塑料片材(200)以形成所述增强带(300),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形成的所述辊压间隙大于或等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形成的所述辊压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带的辊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至少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辊压复合辊组(67a,67b,67c)中的所述辊子(671)被驱动为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一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