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管道,具体地涉及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在此基础上,还具体涉及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塑料管道技术的发展,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tp)近年来在采矿选矿、油气输配、市政给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增强热塑性塑料管一般包括内管、包覆于内管上的增强层以及包覆于该增强层上的保护层,增强层起到增强管道作用,保护层起到保护管道作用。
2、现阶段,增强热塑性塑料管通常是先挤出一个纯塑料芯管,待该芯管冷却成型后,在该芯管上缠绕增强材料并形成增强层,起到增强管道作用,最后在增强层外复合塑料层作为保护层,起到保护管道作用。然而,现有的塑料管通过逐层层叠设置,整体性和结构稳定性较差,同时芯管在输送液体时容易产生水锤/真空现象,尤其是,当芯管内形成负压,可能会使芯管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塑料管道的芯管结构整体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及其生产工艺,该塑料管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较高的环刚度以及较高的耐压能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包括:塑料芯管;钢带缠绕增强层,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螺旋缠绕于所述塑料芯管的外周面上且形成有多个空隙;胶层,所述胶层包覆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的外周面上,所述胶层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空隙并与所述塑料芯管结合为一体;以及塑料保护层,所述塑料保护层包覆于所述胶层的外周面上,并与所述胶层结合为一体。
4、可选地,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包括沿第一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芯管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钢带。
5、可选地,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第一钢带的外周面上并形成多个所述空隙的第二钢带。
6、可选地,所述第一钢带以及所述第二钢带的厚度为0.15mm-2.5mm。
7、可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以及所述第二钢带上的孔。
8、可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以及所述第二钢带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的豁口。
9、可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所述第一钢带以及所述第二钢带的内、外表面涂覆有胶。
10、可选地,所述空隙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11、可选地,所述空隙沿所述塑料芯管的轴向宽度为1.5mm-30mm。
12、可选地,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和所述胶层的数量为多个且彼此分别交替层叠设置,以使得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的径向外侧的所述胶层穿过所述空隙与该钢带缠绕增强层的径向内侧的塑料芯管或者所述胶层结合为一体。
13、可选地,所述塑料芯管、所述胶层以及所述塑料保护层的材质相同。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5、s1,制备塑料芯管;
16、s2,在所述塑料芯管的外周面缠绕钢带缠绕增强层,并形成多个空隙;
17、s3,在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外周面上包覆胶层,以使得所述胶层穿过所述空隙与所述塑料芯管结合为一体;
18、s4,在所述胶层的外周面上包覆塑料保护层。
19、可选地,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包括第一钢带和第二钢带,在执行步骤s2之前先执行以下步骤:
20、在所述第一钢带和所述第二钢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涂覆胶。
21、可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22、s21,加热所述塑料芯管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钢带的内周面;
23、s22,沿第一螺旋方向将所述第一钢带间隔缠绕于所述塑料芯管的外周面上;
24、s23,加热所述第一钢带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钢带的内周面;
25、s24,沿与所述第一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方向将所述第二钢带间隔缠绕于所述第一钢带的外周面上且形成多个空隙。
26、可选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27、s31,加热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的外周面;
28、s32,利用胶膜设备在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的外周面上包覆所述胶层;
29、s33,待至少部分所述胶层穿过所述空隙与所述塑料芯管结合为一体后,冷却所述胶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包括沿第一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塑料芯管(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钢带(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第一钢带(201)的外周面上并形成多个所述空隙(203)的第二钢带(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的厚度为0.15mm-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上的孔(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的豁口(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203)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203)沿所述塑料芯管(1)的轴向宽度为1.5mm-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和所述胶层(3)的数量为多个且彼此分别交替层叠设置,以使得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的径向外侧的所述胶层(3)穿过所述空隙(203)与该钢带缠绕增强层(2)的径向内侧的塑料芯管(1)或者所述胶层(3)结合为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芯管(1)、所述胶层(3)以及所述塑料保护层(4)的材质相同。
12.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包括第一钢带(201)和第二钢带(202),在执行步骤S2之前先执行以下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包括沿第一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塑料芯管(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钢带(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缠绕增强层(2)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方向间隔缠绕于所述第一钢带(201)的外周面上并形成多个所述空隙(203)的第二钢带(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的厚度为0.15mm-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上的孔(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的豁口(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带(201)以及所述第二钢带(202)的内、外表面涂覆有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黏结型钢带增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一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