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电动合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4548 阅读:6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合页,具有自动开关门的功能。它包括两个合页叶片,一个合页叶片固定连接一个上壳体,另一个合页叶片固定连接一个下壳体,上下两个壳体中分别有中心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壳体内壁上的内齿啮合,上壳体中的行星轮的轮轴与一个行星架固定连接,该行星架与下壳体中的中心轮轴固定连接,上壳体中的中心轮轴伸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与一个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行星轮系传动,传动比高,力矩大,且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影响门的整体美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页,特别是一种电动合页,具有自动开关门的功能。其突出 特点是当人给门很小的初始推力后,门将自动打开,打开至90°后自动关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用合页是简单的机械零件,不具备电气电路,也不能实现自动开关门 的功能。现有的建筑用开关门机一般应用在平开门上,成本较高,安装环境要求也高,且对 于已经安装90°门的用户改造安装不方便。现有的应用在90°门上的开关门机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安装在门的顶框上, 通过连杆机构驱动门的开启和关闭;第二类是安装在门的底部远离合页的一端,靠开关门 机的轮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门的开启和关闭。第一类开关门机是安装在门的顶框 外部,连杆等完全暴露在外,影响美观;第二类对地面环境要求较高,如遇地面积水或者有 油污,将造成打滑导致开门机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自动开关门的电动合 页。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合页,包括两个合页叶片,具体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合页叶片中的一个 合页叶片固定在下壳体上,而另一个合页叶片固定在一个上壳体上,所述上壳体的下部伸 入下壳体中,上壳体上有向外的凸肩与下壳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合页,包括两个合页叶片(10、19),具体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合页叶片(10、19)中的一个合页叶片(10)固定在一个下壳体(16)上,而另一个合页叶片(19)固定在一个上壳体(7)上,所述上壳体(7)的下部伸入下壳体(16)中,上壳体(7)上有向外的凸肩与下壳体(16)上的一个向内凸缘之间,通过一个面轴承(18)相互转动配合;所述上壳体(7)内有一个中心轴固定连接一个上中心轮(2),上中心轮(2)与上行星轮(6)啮合,上行星轮(6)的上行星轮轴(9)与一个行星架(17)固定连接;上壳体(7)内壁有内齿与上行星轮(6)啮合;所述下壳体(16)内有:一个下中心轮(14)与所述行星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动合页,包括两个合页叶片(10、19),具体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合页叶片(10、19)中的一个合页叶片(10)固定在一个下壳体(16)上,而另一个合页叶片(19)固定在一个上壳体(7)上,所述上壳体(7)的下部伸入下壳体(16)中,上壳体(7)上有向外的凸肩与下壳体(16)上的一个向内凸缘之间,通过一个面轴承(18)相互转动配合;所述上壳体(7)内有一个中心轴固定连接一个上中心轮(2),上中心轮(2)与上行星轮(6)啮合,上行星轮(6)的上行星轮轴(9)与一个行星架(17)固定连接;上壳体(7)内壁有内齿与上行星轮(6)啮合;所述下壳体(16)内有一个下中心轮(14)与所述行星架(17)固定连接,下中心轮(14)与下行星轮(11)啮合,下行星轮(11)的下行星轮轴与所述上壳体(7)固定连接;下壳体(16)内壁有内齿与下行星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胡俊伟程大伟金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