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磨削机器,其具有带有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面的盘形工具,和机器壳体,在其中布置有驱动马达用于驱动工具容纳部,在其处布置有盘形工具,其中,机器壳体具有带有马达壳体的驱动区段,其具有马达容纳空间,在其中容纳有驱动马达,其中,马达壳体具有环形地围绕马达容纳空间的、一件式的周缘壁。
技术介绍
1、例如,该周缘壁以柱形的周缘壁为类型进行设计。马达容纳空间例如具有柱体的外形,其通过周缘壁在周缘侧进行限制。优选的是,周缘壁具有圆环形的内轮廓。但是还可行的是,马达容纳空间具有其它的横截面几何形状,例如多边形的或具有至少一个角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尤其有利的是,在马达容纳空间中为了抗扭转地保持驱动马达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扭转轮廓,其例如通过马达容纳空间的非圆形的横截面或还通过突出到马达容纳空间中的突出部(尤其肋或形状配合容纳部)接合到或能够接合到驱动马达的一个轮廓中。
2、马达壳体负责保护驱动马达并且此外有利于机器壳体的刚性。用于联接到电能供给电网处的电网线缆通常用于电流供给。
3、然而,这种类型的手持式磨削机器的使用领域
...【技术保护点】
1.手持式磨削机器,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具有带有用于加工工件(WST)的加工面(44)的盘形工具(40),并且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具有机器壳体(50),在所述机器壳体中布置有驱动马达(11)用于驱动工具容纳部(14),在所述工具容纳部处布置有所述盘形工具(40),其中,所述机器壳体(50)具有带有马达壳体(52)的驱动区段(51),所述马达壳体具有马达容纳空间(55),在其中容纳有所述驱动马达(11),其中,所述马达壳体(52)具有环形地围绕所述马达容纳空间(55)的、一件式的周缘壁(5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缘壁(53)处布置有沿着所述机器壳体(50)的机器纵向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手持式磨削机器,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具有带有用于加工工件(wst)的加工面(44)的盘形工具(40),并且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具有机器壳体(50),在所述机器壳体中布置有驱动马达(11)用于驱动工具容纳部(14),在所述工具容纳部处布置有所述盘形工具(40),其中,所述机器壳体(50)具有带有马达壳体(52)的驱动区段(51),所述马达壳体具有马达容纳空间(55),在其中容纳有所述驱动马达(11),其中,所述马达壳体(52)具有环形地围绕所述马达容纳空间(55)的、一件式的周缘壁(5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缘壁(53)处布置有沿着所述机器壳体(50)的机器纵向轴线(lm)延伸的并且尤其与所述机器壳体(50)一件式的联接突出部(62),在所述联接突出部处布置有能量存储器接口(80)用于能够脱开地联接电能存储器(90),所述电能存储器用于对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10)进行电能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手柄区段(60),在所述手柄区段处,所述手持式磨削机器能够通过操作者进行抓握并且能够沿工作方向(ar)、尤其平行于所述机器壳体(50)的机器纵向轴线(lm)或具有平行于所述机器壳体(50)的机器纵向轴线(lm)的方向分量的工作方向、向前沿着所述工件(wst)被引导,其中,所述联接突出部(62)和/或所述手柄区段(60)的至少一部分沿工作方向(ar)向后从所述马达壳体(52)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区段(60)布置在被布置在所述机器壳体(50)处的、尤其与所述机器壳体(50)至少部分地一件式的手柄体(61)处,所述手柄体沿工作方向(ar)向后从所述马达壳体(52)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体(61)通过所述联接突出部(62)支撑,或所述联接突出部(62)完全地或部分地形成所述手柄体(6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体(61)和所述联接突出部(62)在背离所述马达壳体(52)的端部区域处直接与彼此连接和/或在所述马达壳体(52)的区域中通过所述马达壳体(52)与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体(61)与所述联接突出部(62)之间设置有穿过抓握开口(63),其能够由操作者的包握所述手柄体(61)的手进行通过抓握。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体(61)和所述联接突出部(62)横向于所述机器纵向轴线(lm)具有或形成整体上大约v形的或u形的外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体(61)和所述联接突出部(62)具有彼此对置的壁区段,所述壁区段横向于所述机器纵向轴线(lm)延伸,其中,所述联接突出部(62)的壁区段的横向宽度为所述手柄体(61)的壁区段在所述机器壳体(50)的区域中的横向宽度的至少80%、优选地至少9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存储器接口(80)具有与所述联接突出部(62)分离的能量存储器保持体(81),其用于形状配合地保持所述能量存储器(90),其中,所述能量存储器保持体(81)被容纳在布置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的保持体容纳部(7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体容纳部(70)通过尤其设计为壳体部分的容纳部封闭体(75)封闭,所述容纳部封闭体与所述联接突出部(62)能够脱开地连接或能够连接、尤其能够旋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以横向于所述机器纵向轴线(lm)的接合方向(fr)附加到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和/或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的支撑区域以平行于所述机器纵向轴线(lm)的方向分量相比于横向于、尤其成直角地横向于所述机器纵向轴线(lm)具有较大的纵向延伸部,借助所述支撑区域将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支撑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和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布置有插接组件(74),所述插接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突出部(74a)和容纳所述插接突出部(74a)的插接容纳部(74b),所述插接突出部和插接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被装配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的状态中接合到彼此中和/或在将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定心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的意义上起定心作用地支撑在彼此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磨削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74)包括多个插接突出部和插接容纳部(74b)的排列布置,其在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被装配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处的状态中与彼此处于接合中,和/或所述插接组件(74)的至少一个插接容纳部(74b)通过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壁区段形成,其中,一个壁区段与所述能量存储器保持体(81)对置,尤其用于对其进行支撑,并且另一个壁区段形成所述联接突出部(62)的外壁,和/或所述插接组件(74)的至少一个插接容纳部(74d)通过阶梯部(74d)或容纳槽形成,插接突出部(74c)接合到所述阶梯部(74d)或容纳槽中,其中,所述阶梯部(74d)或容纳槽以及所述插接突出部(74c)布置在所述联接突出部(62)和所述容纳部封闭体(75)的壁的端侧处。
14.根据前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图洛德泽基,M·希格林,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