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74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及分别连接于管桩两端的带有套箍的端板,在端板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套箍套设于凹槽中,所述套箍为非金属套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这种套箍、凹槽结构扩大了套箍的选材范围,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材料来制备套箍,而既柔软,又有弹性,与端板刚柔相济,镶嵌并紧紧束于端板的凹槽中,在管桩的制备中既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变形,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时,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套箍与管模内表面紧密配合,阻止了混凝土浆体的外泄,避免了成品管桩品质出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的桩基基础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 土管桩。技术背景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码头等 工程建设中。这种管桩的两端都连接有端板,在管桩的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离心中的漏 浆,以及加强管桩接长焊接过程中的散热效果,在端板的外周壁均设置有套箍。一直以来, 套箍均是采用金属板材制作(一般采用Q255钢带),其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用金属板材 制作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二是在套箍制作过程中,因焊接会产生大 量的紫外线辐射,同时会产生废气,不仅污染操作环境,而且有损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三 是在生产过程中套箍易受外力影响变形,从而导致桩头跑浆造成桩头空头等质量问题;同 时,由于是焊接而成,如果焊接质量不佳,则还有可能在张拉时造成套箍与端板脱离。四是 金属材质的套箍无法与管模紧密接触,在管桩离心成型过程中,经常造成混凝土浆体外泄, 外泄的浆体包裹于桩头侧面,影响管桩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漏浆、跑浆的低成本环保 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1)及分别连接于管桩(1)两端的带有套箍(13)的端板(11),其特征在于:在端板(11)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12),套箍(13)套设于凹槽(12)中,所述套箍(13)为非金属套箍。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1)及分别连接于管桩(1)两端的带有套箍(13)的端板(11),其特征在于在端板(11)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12),套箍(13)套设于凹槽(12)中,所述套箍(13)为非金属套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13)为0 形圈,其内径小于凹槽(12)槽底直径(dl),其外径大于端板(11)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套箍(13)内径较凹 槽(12)的槽底直径(dl)小1-3毫米,套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华鲁秋月黄广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