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付仁专利>正文

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6804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包括场地平整压实,测量定位,预设筒套,预钻成孔,静置,起吊第一管桩,压第一管桩,起吊,焊接,压桩,重复起吊、焊接、压桩的步骤将第N管桩压入直至使用的管桩高度满足设计深度,下压,终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进行砼管桩沉桩施工时,产生的泥浆少,成孔不塌孔,而且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保证施工质量,较好的解决了预应力砼管桩难以进入和穿透密实砂层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强度预应力砼管桩在砂性土质中沉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预应力砼管桩因其桩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文明整洁,技术质量可靠,便于检测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构)筑物桩基础工程中。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及中掘法等,其中静压法由于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且与其他方法相比砼强度等级可明显降低、钢筋用量可明显减少,因此静压法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在使用静压法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当存在密实砂层,由于砂土之中阻力过大,导致管桩难以穿透砂层,为解决此问题,当前采用的做法是钻孔取土,然而由于沙土容易塌方,此种方法的成功率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沸石粉注浆填充成孔的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使高强度预应力砼管桩顺利进入并穿透密实砂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预应力砼管桩的应用范围,降低工程造价。r>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压实,使平整后场地的坡度在8%以内,挖出排水渠;(2)测量定位,测量、放线,计算桩位并标示;(3)预设筒套,在计算后的桩位上固定一个直径520mm、高度500mm、厚度3mm的钢筒套,人工将筒套内的砂土挖掉,使筒套沉入地下与地表面平齐,并将其垂直度控制在不大于0.6%~0.9%的范围内;(4)预钻成孔,采用高压旋喷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深层搅拌桩机、高压注浆泵、强制式浆液搅拌机,将钻杆对准筒套中心后开钻,同时开启高压注浆泵把配置好的浆液通过钻杆喷射入孔中,冒浆通过排水渠排出,通过调整注浆喷射压力控制成孔的直径,成孔深度按照设计要求;(5)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砼管桩沉桩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场地平整压实,使平整后场地的坡度在8%以内,挖出排水渠;
(2)测量定位,测量、放线,计算桩位并标示;
(3)预设筒套,在计算后的桩位上固定一个直径520mm、高度500mm、
厚度3mm的钢筒套,人工将筒套内的砂土挖掉,使筒套沉入地下与地表面平
齐,并将其垂直度控制在不大于0.6%~0.9%的范围内;
(4)预钻成孔,采用高压旋喷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深层搅拌桩机、高压
注浆泵、强制式浆液搅拌机,将钻杆对准筒套中心后开钻,同时开启高压注浆
泵把配置好的浆液通过钻杆喷射入孔中,冒浆通过排水渠排出,通过调整注浆
喷射压力控制成孔的直径,成孔深度按照设计要求;
(5)静置,静置2~3.5小时,使浆液初凝成半凝固状态;
(6)起吊第一管桩,砼管桩堆叠为4层,各层之间以垫木相隔,将管桩
与筒套中心对准,并将管桩的垂直度控制在不大于0.6%~0.9%的范围内,下端
距地面500~540mm;
(7)压第一管桩,提出筒套,使用静压压桩机将第一管桩压入,使上端
的接头与地面相距0.3~0.6m;
(8)起吊,按第(6)步的步骤将第二管桩起吊至桩位上方,
(9)焊接,包括
a)将第二管桩下端接头和已压入的第一管桩的上端接头使用抛光机进行
除锈打磨;
b)将第二管桩放置于第一管桩上使两管桩同心,错位不超过1.5mm,第
二管桩与第一管桩的接头之间的间隙使用铁片填充,并将填充的铁片与一个接
头点焊在一起;
c)将两管桩的接头处及四角侧面处的预设钢板预热至45~55℃,使管桩
接头处预设钢板温度分布均匀,误差不超过0.8℃;
d)焊接采用氩弧焊的方式,先将管桩四角侧面处的预设钢板两两对称焊
接,且每对预设钢板的焊接同时进行,然后将接头预设钢板也以对称并且同时
焊接的方式焊接到一起;
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付仁李亚民葛伟
申请(专利权)人:隋付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