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262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转动模块和整形部,转动模块设置在整形部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和整形部可拆卸。下模具包括转动模块和整形部,转动模块设置在整形部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和整形部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降低了轴类锻件产生尖角的可能性,保护了模具,节省物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锻造轴类锻件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锻造中用于轴类 锻件摔圆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在锻造工艺中,对轴类的锻件,一般都利用整形模具(摔子)对轴类锻件先进行 摔圆的粗加工。所谓摔圆的锻造工艺就是在锻造轴类的锻件时候,在锻机上对其进行初步 整形加工;加工时,将锻件放置在上、下两模具(上、下摔子)之间,下模具(下摔子)固定 不动,用以支撑锻件,上模具(上摔子)在锻机的作用下,对锻件作循环的冲击,在冲击力作 用下,轴类锻件贴合上、下模具(上、下摔子)整形部分的圆弧形状,锻造时轴类锻件旋转或 以固定角度旋转,以实现轴类锻件圆形截面的整形,所以叫摔圆,相应锻造使用的模具称为 摔子。现有的用于摔圆的整形模具(摔子)一般由上模具(上摔子)、下两部(下摔子) 份组成(如附图1、图2所示),如前所述,在进行摔圆锻造时,下模具(下摔子)固定不动, 由上模具(上摔子)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对轴类锻件施加循环的冲击力。可以看到,当上 下模具(上、下摔子)闭合之后,其内部并不完全是圆形,而是在上下模具(上、下摔子)接 触的部分,上下模具(上、下摔子)内整形部的圆弧均是通过圆角过渡到上下模具(上、下 摔子)相互接触的平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圆弧到接触平面形成的尖角(如附图3、图4所 示)损伤锻件。但是,实际上对轴类锻件进行摔圆锻造时,尤其是,对直径较大的轴类锻件时,经 常会出现,在上下模具(上、下摔子)接触的部分,轴类锻件在上、下模具(上、下摔子)冲 击挤压下,形成尖角,在一次冲击周期结束后,轴类锻件要旋转,形成的尖角会损伤模具或 在冲击下断裂脱离轴类锻件,从而造成模具损伤或物料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锻造轴类锻件摔圆时,不出现尖角 的用于锻造轴类锻件的可拆卸的模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 的可拆卸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转动模块和整形部,转动模块设置在整形 部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和整形部可拆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降低了轴类锻件产生尖角的可能性,保 护了模具,节省物料。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摔圆模具(摔子)的主视图。图2是传统摔圆模具(摔子)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没有圆角过渡的摔圆模具(摔子)的主视图。图4是没有圆角过渡的摔圆模具(摔子)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用于锻造轴类锻件的可拆卸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上模具侧面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记含义如下1——上模具 2——下模具 3——整形部 4——转动模块 5——整形部圆 弧曲面6——转动模块接触平面 7——转动模块接触圆角曲面 8——转动补偿曲面 9——转动模块外表面10——铰链连接部11——端面圆角曲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5、图6,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 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包括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转动模块4设置在整形 部3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10连接;所述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可拆卸。下模具2包 括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转动模块4设置在整形部3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10连接; 所述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可拆卸。整形部3与转动模块4之间的接触面为圆弧。转动模 块4上设有接触圆角曲面7,该曲面为整形部3与转动模块4之间的接触面。整形部3设有整形部圆弧曲面5,在进行锻造时(摔圆)主要靠这部分对轴类锻件 整形(摔圆),整形部圆弧曲面5圆弧曲面通过端面圆角曲面11连接整形部3的前后端面; 转动模块4设有接触平面6、接触圆角曲面7、外表面9、前端面、后端面和转动补偿曲面8, 转动模块4的前后端面与所述的整形部3的前后端面对齐,转动模块4的接触平面6和接 触圆角曲面7通过与整形部3的端面圆角曲面11的相同曲面连接到所述的转动模块4前 后端面。转动模块4未发生转动时,转动模块的接触平面6与下模具接触平面相接触,转动 模块的接触圆角曲面7与整形部圆弧平面5相连接,连成一个统一的曲面,转动补偿曲面8 在转动模块转动时和整形部的圆弧曲面连成一个平滑的曲面。所述的整形部和转动模块也是使转动模块不受外力时处于闭合的弹性恢复的铰 链连接。所述的上模具的转动模块与所述整形部的铰链连接可以是使转动模块不受外力时 处于闭合的弹性恢复的铰链连接。转动模块未发生转动时,所述的转动模块的接触平面与下模具接触平面相接触, 所述的转动模块的接触圆角平面与所述整形部的圆弧平面相连接,连成一个统一的曲面, 所述转动补偿曲面在所述的转动模块转动时和所述的整形部的圆弧曲面连成一个平滑的 曲面。如图7所示,由于锻造轴类锻件的摔圆工艺,主要是由上模具1对锻件反复冲击来 完成的,所以,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仅在上模块采用上述的结构,在铰链连接不具备 弹性回复的功能下,也能通过重力,使转动模块4在上模具1在上升过程中保持闭合,而在 下落锻件时依锻件转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采用弹性回复的铰链连接,弹 性的大小依锻件具体情况而定。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上模具1和下模具2均采用上述转动模 块4和整形部3的结构,并采用弹性回复的铰链连接,弹性的大小依锻件具体情况而定。上述实施例的材质可以是硬质合金,如5CrMnMo。以上实施例,均可以达到在锻造轴类锻件时的要求,遇到直径公差较大的原材料 时,模具两端原来容易形成尖角的位置,在遇到较大载荷时,接触面会自动向两侧退让,从 而降低形成尖角的可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上模具[1]包括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转动模块[4]设置在整形部[3]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10]连接;所述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可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上模具[1]包括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转动模块[4]设置在整形部[3]的两端,并通过铰链连接部[10]连接;所述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可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轴类锻件摔圆的含有转动模块的可拆卸模具,其特征在 于,下模具[2]包括转动模块[4]和整形部[3],转动模块[4]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艳明黄杰雯高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