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006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进行一次应变法测量,记录各应变值;进行一次顶举法测量,记录顶举力和顶举位移,及各应变值;将两次的应变值分别转化为轴承支点力、顶举支点力;将顶举支点力、顶举力分别与顶举位移通过整体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顶举位移为0时的顶举支点载荷、顶举载荷;将顶举支点载荷的概率密度函数与顶举载荷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贝叶斯融合,得到融合顶举载荷;将融合顶举载荷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数据转换得到顶举轴承力;将轴承支点力的概率密度函数与顶举轴承力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贝叶斯融合得到融合轴承载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级并联式融合结构,充分考虑了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提高轴承载荷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系轴承载荷测试,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测量轴承载荷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轴承载荷测量是检验轴系校中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轴承载荷常用测量方法是顶举法,除此之外,应变法也常用于测量轴承载荷。顶举法通过在设计顶举点使用顶举装置将轴顶起,期间同步测量顶举力和顶举位移,使用测量数据绘制回归线图得到顶举载荷,再乘以校中计算书给出的顶举系数得到轴承载荷。应变法通过在被测轴承两端轴段上的设计截面位置粘贴应变片,通过应变片测量截面应变,进而得到截面弯矩,通过力矩平衡方程得到轴承载荷。顶举法和应变法的各测量数据受限于当前测量人员技术水平和测量工艺,容易出现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差较大的情况。此外,各方法中的各使用参数,如顶举系数、轴承假定支点位置选择等,与实际状态相比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差。综上,由于轴承载荷测量方法中各种误差的存在,使用传统技术测量轴承载荷会存在数据质量问题。

2、中国专利cn112816001a公开了一种基于顶举工艺的多支撑轴系各轴承负荷位移同步测试方法,该方法将电子测力计测负荷法、顶举法和电阻应变片法三种方法结合,在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应变法测量的设计截面数量为M个,M为偶数并且M>3,设计截面应对称分布于被测轴承两侧,距离被测轴承最近的两个设计截面与被测轴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两两设计截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S5中,应考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将得到的各测点应变值测量数据转化为各测点应变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形式,测量数据的量测方程表示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应变法测量的设计截面数量为m个,m为偶数并且m>3,设计截面应对称分布于被测轴承两侧,距离被测轴承最近的两个设计截面与被测轴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两两设计截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s5中,应考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将得到的各测点应变值测量数据转化为各测点应变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形式,测量数据的量测方程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将测量得到的应变值转化为轴承支点力或顶举支点力的方法,均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将顶举支点力/顶举力与顶举位移通过整体最小二乘法拟合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方成伟邓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