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崇德专利>正文

一种拉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832 阅读:7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臂钩,涉及一种使箱体上下汽车的机械。它包括大臂、副车架以及油缸。其关键技术是大臂的内部为空腔,两侧开有滑槽,在大臂空腔的下端设有提升油缸,在提升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设有轮轴,在滑槽内嵌入拉钩,拉钩的一端固定在链条上,链条另一端绕过轮轴后固定在大臂上,大臂下端通过转轴连接在副车架的一端,在副车架的中部位置设有倾翻油缸,倾翻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大臂的中部位置。这种拉臂钩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对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要求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臂钩(一)
一种拉臂钩,涉及一种使箱体上下汽车的机械。(二)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拉臂钩,装在汽车上,使箱体上下汽车。拉臂钩的大臂为折 叠结构,在提升或放下箱体时需舒展或折叠大臂,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液 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较高。这种拉臂钩还存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 较低,对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要求低的拉臂钩。其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大臂、副车架以及油缸。其关键技术是大臂的内部为空腔,两侧 开有滑槽,在大臂空腔的下端设有提升油缸,在提升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设有 轮轴,在滑槽内嵌入拉钩,拉钩的一端固定在链条上,链条另一端绕过轮轴 后固定在大臂上,大臂下端通过转轴连接在副车架的一端,在副车架的中部 位置设有倾翻油缸,倾翻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大臂的中部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结构简单,造价较低;2、 由于受力方式的改变,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较低,工作可靠;3、 生产工艺简单;4、 由于以上优点,便于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大臂1、副车架3以及油缸。其关键技术是 大臂l的内部为空腔,两侧开有滑槽6,在大臂空腔的下端设有提升油缸7, 在提升油缸7的活塞杆顶部设有轮轴2,在滑槽6内嵌入拉钩8,拉钩8的一 端固定在链条9上,链条9另一端绕过轮轴2后固定在大臂1上,大臂l下 端通过转轴5连接在副车架3的一端,在副车架3的中部位置设有倾翻油缸 4,倾翻油缸4的另一端铰接在大臂1的中部位置。其工作过程是① 给倾翻油缸4的无杆腔供油,使大臂1举起;② 给提升油缸7的有杆腔供油,使拉钩8下滑至底部,移动汽车,使拉钩8拉住车箱;③ 给提升油缸7的无杆腔供油,使拉钩8上升至一定高度;④ 给倾翻油缸4的有杆腔供油,使大臂1回复至水平状态;⑤ 继续给提升油缸7的无杆腔供油,使箱体到达汽车上预定位置。 放下箱体时① 给倾翻油缸4的无杆腔供油,使大臂1举起;② 给提升油缸7的有杆腔供油,使拉钩8下滑至底部,将箱体放至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臂钩,包括大臂(1)、副车架(3)以及油缸,其特征是大臂(1)的内部为空腔,两侧开有滑槽(6),在大臂空腔的下端设有提升油缸(7),在提升油缸(7)的活塞杆顶部设有轮轴(2),在滑槽(6)内嵌入拉钩(8),拉钩(8)的一端固定在链条(9)上,链条(9)另一端绕过轮轴(2)后固定在大臂(1)上,大臂(1)下端通过转轴(5)连接在副车架(3)的一端,在副车架(3)的中部位置设有倾翻油缸(4),倾翻油缸(4)的另一端铰接在大臂(1)的中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臂钩,包括大臂(1)、副车架(3)以及油缸,其特征是大臂(1)的内部为空腔,两侧开有滑槽(6),在大臂空腔的下端设有提升油缸(7),在提升油缸(7)的活塞杆顶部设有轮轴(2),在滑槽(6)内嵌入拉钩(8),拉钩(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崇德
申请(专利权)人:徐崇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