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97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分段式动态发射轨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发射垫,发射垫包括正交布置的矩形线圈和螺旋线圈,矩形线圈用于产生高频交变的垂直磁场,螺旋线圈用于产生高频交变的水平磁场;相邻两个发射垫之间存有预设距离,且相邻两个发射垫中的螺旋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接收端,用于安装在移动设备上,接收端与发射垫发生磁耦合;原边电路,与发射垫连接,用于为发射垫提供高频交流电;副边电路,与接收端连接,用于将接收端感应到的高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磁场互补原理实现突出的动态功率波动抑制及移动过程的高效率;且该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尤其涉及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1、动态无线电能传输(dynamic=wireless=power=transfer,=dwpt)技术是解决电动汽车、agv等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的移动车辆续航里程焦虑或消除携带大容量重型电池的需要问题的有效方案。然而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稳定性容易受磁耦合器原、副边相对位置影响,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是给快速行驶中的车辆实现实时能量补给,即“边走边充”。这意味着原边发射垫、副边接收垫相对位置实时变化,导致dwpt系统面临功率波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基于增益控制或连续阵列发射轨设计抑制dwpt系统功率波动,这导致系统复杂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

4、分段式动态发射轨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发射垫,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垫还包括原边磁芯板;所述矩形线圈沿着所述原边磁芯板的四周进行绕制,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上表面;所述螺旋线圈围着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两个表面进行绕制,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射垫中的矩形线圈结构参数设计相同,具有相同的绕线方向;每个所述发射垫中的螺旋线圈结构参数设计相同,但相邻两个发射垫中的螺旋线圈的绕线方向反向,以使相邻螺旋线圈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垫还包括原边磁芯板;所述矩形线圈沿着所述原边磁芯板的四周进行绕制,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上表面;所述螺旋线圈围着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两个表面进行绕制,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磁芯板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射垫中的矩形线圈结构参数设计相同,具有相同的绕线方向;每个所述发射垫中的螺旋线圈结构参数设计相同,但相邻两个发射垫中的螺旋线圈的绕线方向反向,以使相邻螺旋线圈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矩形线圈以及接收端磁芯板,接收矩形线圈绕制在接收端磁芯板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偏移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电路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聪徐海程军曲小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