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957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轮辐板上的阻尼腔和固定于该阻尼腔的阻尼调节机构,阻尼腔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隔板和填充壳体内部空间的液体,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内外两部分,并且隔板设置有缺口,使内外两部分的液体在该缺口处连通;阻尼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缺口处的活动阀门和用于控制该活动阀门转动角度以调节活动阀门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阻尼调节的驱动电机。轮辐板上空腔内粘滞材料的流动产生振动阻尼,实现车轮振动能量的消耗,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通过驱动电机调节空腔中间阀门开口的大小,来实现阻尼的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1、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轨道车辆的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车轮与钢轨存在动态不平顺的刚性接触,激发车轮模态振动响应,会产生明显的振动和响应噪声。列车通过弯道时,由于轮轨间剧烈摩擦,会产生明显的噪声。需要采用一定的减振降噪手段来降低车辆运行噪音,提高车辆运行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

2、由于轨道和车轮不平顺的阶次的不同,在列车不同速度等级下产生的振动频率也会不同,所产生的噪音也会存在中高低频分布的噪音。现有降噪原理一般采用固定的阻尼结构或材料来抑制车轮振动,消耗振动能量。但固定的结构只针对特定频率区间有效,超过有效频率区间后的减振降噪效果则不明显。

3、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984963a公开一种用于车轮的颗粒阻尼器,该阻尼器主体为一空腔,空腔内填充阻尼颗粒。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填充于阻尼器内部的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阻尼器之间发生摩擦、碰撞等,从而消耗车轮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p>4、又例如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轮辐板上的阻尼腔(11)和固定于该阻尼腔(11)的阻尼调节机构(12),所述阻尼腔(11)包括壳体(111)、设置于壳体(111)内的隔板(112)和填充壳体(111)内部空间的液体,所述隔板(112)将壳体(111)内部空间分隔为内外两部分,并且隔板(112)设置有缺口,使内外两部分的液体在该缺口处连通;所述阻尼调节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缺口处的活动阀门(123)和用于控制该活动阀门(123)转动角度以调节活动阀门(123)开口大小从而实现阻尼调节的驱动电机(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阻尼可调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轮辐板上的阻尼腔(11)和固定于该阻尼腔(11)的阻尼调节机构(12),所述阻尼腔(11)包括壳体(111)、设置于壳体(111)内的隔板(112)和填充壳体(111)内部空间的液体,所述隔板(112)将壳体(111)内部空间分隔为内外两部分,并且隔板(112)设置有缺口,使内外两部分的液体在该缺口处连通;所述阻尼调节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缺口处的活动阀门(123)和用于控制该活动阀门(123)转动角度以调节活动阀门(123)开口大小从而实现阻尼调节的驱动电机(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黏滞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2)呈波浪形,所述活动阀门(123)呈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尼调节机构(12)还包括传动单元(122),驱动电机(121)通过所述传动单元(122)控制活动阀门(123)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阻尼可调车轮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阻尼腔(11)或车轮辐板的振动检测传感器,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振动数据并通过信号采集线传递至车辆的处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赵江萌赵陆凯邓新才胡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