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及其折弯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917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包括上滚压折弯模、下滚压约束模、薄板直线输送装置、直线板引出单元和待折弯的直线薄板;薄板直线输送装置将直线薄板沿自身长度方向水平直线传输,使直线薄板的输送末端穿过直线板引出单元,直线板引出单元的前端处为起始滚压部,上滚压折弯模和下滚压约束模分别于起始滚压部上下侧,从直线板引出单元的前端引出的待折弯的直线薄板滚夹在上滚压折弯模与下滚压约束模之间;能实现折痕处的曲率半径可控的双方向折弯,以及非折痕形式的大曲率半径弯曲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件弯折装置。


技术介绍

1、图1和图2是一种典型条状折弯产品示例,该产品示例由一条直线薄板材料连续折弯后得来;示例中,至少存在向上弯折的a折痕27a、向下弯折的b折痕27b、高曲率半径的弧面段27c(非折痕形式的弯曲)这三类弯折工艺形式;

2、如果待弯折直线薄板材料的延展性高,则可以用更低的曲率半径来实施弯折,使折痕处干净利落,菱角分明的效果;如果待弯折直线薄板材料的延展性低,则折痕处容易产生裂纹,而采用偏高的曲率半径的折痕,从而起到避免折痕处发生裂纹;如果不适合有折痕,则可以弯曲成高曲率半径的弧面段;本方案能完全实现上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及其折弯工艺,能实现折痕处的曲率半径可控的双方向折弯,以及非折痕形式的大曲率半径弯曲工艺。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包括上滚压折弯模、下滚压约束模、薄板直线输送装置、直线板引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滚压折弯模(1)、下滚压约束模(2)、薄板直线输送装置(47)、直线板引出单元(10)和待折弯的直线薄板(9);薄板直线输送装置(47)将直线薄板(9)沿自身长度方向水平直线传输,使直线薄板(9)的输送末端穿过直线板引出单元(10),直线板引出单元(10)的前端处为起始滚压部(20),所述上滚压折弯模(1)和下滚压约束模(2)分别于起始滚压部(20)上下侧,从直线板引出单元(10)的前端引出的待折弯的直线薄板(9)滚夹在上滚压折弯模(1)与下滚压约束模(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滚压折弯模(1)、下滚压约束模(2)、薄板直线输送装置(47)、直线板引出单元(10)和待折弯的直线薄板(9);薄板直线输送装置(47)将直线薄板(9)沿自身长度方向水平直线传输,使直线薄板(9)的输送末端穿过直线板引出单元(10),直线板引出单元(10)的前端处为起始滚压部(20),所述上滚压折弯模(1)和下滚压约束模(2)分别于起始滚压部(20)上下侧,从直线板引出单元(10)的前端引出的待折弯的直线薄板(9)滚夹在上滚压折弯模(1)与下滚压约束模(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滚压折弯模(1)和下滚压约束模(2)均为非恒定曲率的弯曲轮廓结构;所述上滚压折弯模(1)和下滚压约束模(2)的凸侧表面均为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滚压折弯模(1)和下滚压约束模(2)的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的曲率半径均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逆时针端处的曲率半径不大于3mm,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顺时针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000mm;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靠近顺时针端的一段为滚压面大曲率半径滚压段(17b),非恒定曲率滚压面(17)靠近逆时针端的一段为滚压面折痕约束段(17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折弯成多弯曲板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上滚压折弯模(1)凹面的一侧设置有a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万磊杨建平朱辉周幸幸龚景路闫淑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