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65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8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MCU的T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19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Q24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18与其基极连接,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7和电阻R120,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偏置电阻R123与其基极连接,MCU的R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29与三极管Q26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6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6与其基极连接,三极管Q26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8、钳位二极管D22与三极管Q2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7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4与三极管Q2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自恢复保险F1与单线通信线连接。其优点在于:在信息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到对应的通信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单线双向通信,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两轮车智能化的发展,信息域的数据越来越多,目前大部分车子采用单线通信方式,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很多车厂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与物力成本来改变现有车辆通信部分,这个涉及存量市场的兼容问题,以及对终端维护成本的考虑,故而单线通信一直是两轮车主流通信方式,但随着通信数据的增加,导致部分功能时效性低降,给用户带来不够友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信息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到对应的通信速率的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包括mcu,所述mcu的t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19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所述q24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18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4的发射极通过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与三极管q25的基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7和电阻r120,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偏置电阻r123与其基极连接,所述mcu的r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29与三极管q2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与3.3v电平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6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8、钳位二极管d22与三极管q2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4与三极管q2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7与其基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24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9、电阻r125,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自恢复保险f1与单线通信线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24的发射极与3.3v电平连接,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117与5v电平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与3.3v电平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25的发射极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26的集电极通过对地电阻r130与信号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发射极接信号地。

5、进一步地,所述偏置电阻r127与快开通电容c99、电阻r125串联。

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7、自恢复保险一端对外连接单线通信线,一端接入内部电路。当mcu的t_sif接口发送数据时,通过三极管q24、三极管q25输出到sif线,当sif线有数据时,通过三极管q26、三极管q27接收到mcu的r_sif接口,从而实现单线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在信息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到对应的通信速率,保证通信的时效性,应用到整车点对点通信部件,以满足客户对功能实时性体验,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包括MCU,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的T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19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所述Q24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18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4的发射极通过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与三极管Q25的基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7和电阻R120,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偏置电阻R123与其基极连接,所述MCU的R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29与三极管Q2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6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8、钳位二极管D22与三极管Q2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4与三极管Q2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7与其基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24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9、电阻R125,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自恢复保险F1与单线通信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4的发射极与3.3V电平连接,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R117与5V电平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与3.3V电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5的发射极接信号地,所述三极管Q26的集电极通过对地电阻R130与信号地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发射极接信号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阻R127与快开通电容C99、电阻R125串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线双向高速通信电路,包括mcu,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的t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19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所述q24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18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4的发射极通过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与三极管q25的基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22、钳位二极管d19上并联接有快开通电容c97和电阻r120,所述三极管q25的集电极通过偏置电阻r123与其基极连接,所述mcu的r_sif接口通过限流电阻r129与三极管q2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发射极通过偏置电阻r126与其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6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8、钳位二极管d22与三极管q2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24与三极管q2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7的发射极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于文尧袁尧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中科晶上智能网联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