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设备,具体的为一种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生产技术的发展,叠片工艺得到较快发展。现有的叠片装置中,叠片台固定安装在叠片座上,当电芯叠片完成后,则需要采用夹爪等机构将叠片完成的电芯转移出叠片台,以进行下一个电芯的生产。由于刚叠片完成的电芯还未经过热压工序,电芯的各层极片以及隔膜之间处于较为蓬松的状态,采用夹爪等工具转移电芯,则容易导致各层极片之间产生错位,进而降低叠片精度。
2、同理,在电芯叠片生产过程中,叠片台上已经叠片的各层极片及隔膜之间也都处于较为蓬松的状态,若不对其进行限制,则会导致各层极片之间错位,降低电芯叠片精度。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压刀机构将已经叠片的各层极片及隔膜压紧固定。压刀机构包括压刀和驱动压刀动作的压刀驱动机构。在叠片过程中,压刀具有进刀、下压、退刀和上提等动作过程,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多个伺服电机或多个气缸等动力元件组合使用来驱动。多个动力元件的组合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无疑会增加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控制难度,导致压刀机构的体积较大,成本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和叠片台组件,所述叠片台组件包括叠片座,所述叠片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承载平台的第一放置工位;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移轨道,所述叠片座与所述转移轨道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座上沿着所述转移轨道的依次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新工位内设有顶升支座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升支座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移轨道的竖直方向移动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支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承载平台的第二放置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支座上设有顶升支撑板,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和叠片台组件,所述叠片台组件包括叠片座,所述叠片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承载平台的第一放置工位;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移轨道,所述叠片座与所述转移轨道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座上沿着所述转移轨道的依次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新工位内设有顶升支座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升支座沿着垂直于所述转移轨道的竖直方向移动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支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承载平台的第二放置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支座上设有顶升支撑板,所述第二放置工位设置在所述顶升支撑板上,所述叠片座上与所述顶升支撑板对应设有让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座上设有压刀装置,所述压刀装置包括两个压刀组件,两个所述压刀组件分别位于叠片座的两端;所述压刀组件包括两个双压刀联动机构,所述双压刀联动机构包括两个压刀机构,两个所述压刀机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叠片座同一端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移动机构还包括定轴,所述定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定轴上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动轴转向的约束轨道,所述动轴的外端与所述约束轨道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轨道包括第一约束段和第二约束段,所述第一约束段和第二约束段之间设有换向过渡段,且当所述动轴的内端位于所述退刀平直段与下压倾斜段之间以及所述动轴的内端位于所述进刀平直段与上提倾斜段之间时,所述动轴的外端位于所述换向过渡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承载平台更换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恒兵,辛民昌,元金石,
申请(专利权)人:新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