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839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6
本技术涉及装配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升降座,且升降座顶部连接有工作台。该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在电机、第一双向丝杆、L型移动板、铰接杆、固定座和伸缩杆的配合下,通过电机使得两组铰接杆带动伸缩杆进行升降,从而使得升降台对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得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台调节至对应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工作人员对于装配工作的操作,在转柄、第二双向丝杆、移动块和夹板的联动下,通过转动转柄使得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得以调节,从而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夹持固定,降低了装置的局限性,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台,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


技术介绍

1、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的装配都是在专用的装配上完成的。

2、电子元器件装配台的作用是将电子元件放在装配台的台面进行组合安装,从而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装配。

3、中国公开专利号:cn 218983703 u公布了《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包括装配台本体,装配台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夹紧装置,装配台本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一端与其转动连接的蜗杆,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供蜗杆的另一端伸出的通孔一,蜗杆伸出通孔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空腔内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靠近操作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杆。

4、上述的现有技术,虽然蜗轮蜗杆使的操作台上的元器件能够根据需求旋转至任意角度,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一般装配台的高度都是固定的,可工作人员之间的身高不一,固定的高度会影响身高不同的工作人员对组织电子元器件操作的困难度,还有就是在对电子元器件组装时需要先将其固定,一般的固定装置对于不同大小的电子元器件不方便使用,使得装配难度增加,影响工作效率。

5、可见,亟需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用于对装配台高度调节方式的改进,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在现实情况中,一般装配台的高度都是固定的,可工作人员之间的身高不一,固定的高度会影响身高不同的工作人员对组织电子元器件操作的困难度,还有就是在对电子元器件组装时需要先将其固定,一般的固定装置对于不同大小的电子元器件不方便使用,使得装配难度增加,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升降座,且升降座顶部连接有工作台;

3、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右侧设置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杆身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右侧连接有l型移动板,所述l型移动板右侧设置有铰接杆,且铰接杆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顶部连接有伸缩杆;

4、所述工作台右侧安装有转柄,且转柄左侧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左侧设置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杆身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顶部连接有夹板。

5、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右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块左侧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一双向丝杆一端贯穿限位块内部。

6、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一端贯穿l型移动板内部,且第一双向丝杆右端插设有轴承。

7、优选的,所述l型移动板、铰接杆、弹簧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l型移动板、铰接杆、弹簧皆以固定座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铰接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固定座和伸缩杆相连接,且伸缩杆一端伸进入升降座内部。

9、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移动块以第二双向丝杆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升降座顶端的形状大小与工作台底端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升降座一端伸进入工作台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第一、本技术在电机、第一双向丝杆、限位块、l型移动板、铰接杆、弹簧、固定座、伸缩杆和升降台的配合下,通过电机的作用使得两组铰接杆带动伸缩杆进行升降,从而使得升降台对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得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台调节至对应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工作人员对于装配工作的操作。

13、第二、本技术在转柄、联轴器、第二双向丝杆、移动块和夹板的联动下,通过转动转柄使得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得以调节,从而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夹持固定,降低了装置的局限性,提高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升降座(2),且升降座(2)顶部连接有工作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102)右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块(103)左侧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一双向丝杆(102)一端贯穿限位块(10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102)一端贯穿L型移动板(104)内部,且第一双向丝杆(102)右端插设有轴承(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移动板(104)、铰接杆(105)、弹簧(106)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L型移动板(104)、铰接杆(105)、弹簧(106)皆以固定座(107)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105)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固定座(107)和伸缩杆(108)相连接,且伸缩杆(108)一端伸进入升降座(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0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移动块(304)以第二双向丝杆(303)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2)顶端的形状大小与工作台(3)底端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升降座(2)一端伸进入工作台(3)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升降座(2),且升降座(2)顶部连接有工作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102)右端的形状大小和限位块(103)左侧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一双向丝杆(102)一端贯穿限位块(10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102)一端贯穿l型移动板(104)内部,且第一双向丝杆(102)右端插设有轴承(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移动板(104)、铰接杆(105)、弹簧(106)的数量均为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飞王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英菲赛科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