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27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余冷回收器A、余冷回收器B和精馏塔,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先经过余冷回收器A和余冷回收器B进行初次余冷回收后进行过热进料进入精馏塔,精馏塔内的液体二氧化碳从底部设有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流出,精馏塔内的不凝气从顶部设有的不凝气出口流出至余冷回收器B和余冷回收器A进行进一步的余冷回收。可以有效回收原料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工艺简单,设备数量少,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碳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低温甲醇洗脱碳装置脱碳液再生后期和psa脱碳装置吸附剂的再生前期都会产生一股中低二氧化碳浓度(75%~85%)的尾气,因其浓度不高,回收困难,成本高昂,不具备市场优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做回收,直接放空处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条高收率、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碳回收工艺,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废气资源化,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

2、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低二氧化碳浓度(75%~85%)的尾气提出了一种节能、工艺简单,设备数量少,操作费用低的回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可以有效回收原料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工艺简单,设备数量少,成本较低。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冷回收器A、余冷回收器B和精馏塔,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先经过所述余冷回收器A和所述余冷回收器B进行初次余冷回收后进行过热进料进入所述精馏塔,所述精馏塔内的液体二氧化碳从底部设有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流出,所述精馏塔内的不凝气从顶部设有的不凝气出口流出至所述余冷回收器B和所述余冷回收器A进行进一步的余冷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顶部冷凝段、一段填料层、中部冷凝段、二段填料层、三段填料层和内置再沸器,所述二段填料层和所述三段填料层之间设有精馏塔进气口,经过第一次余...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冷回收器a、余冷回收器b和精馏塔,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先经过所述余冷回收器a和所述余冷回收器b进行初次余冷回收后进行过热进料进入所述精馏塔,所述精馏塔内的液体二氧化碳从底部设有的液体二氧化碳出口流出,所述精馏塔内的不凝气从顶部设有的不凝气出口流出至所述余冷回收器b和所述余冷回收器a进行进一步的余冷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顶部冷凝段、一段填料层、中部冷凝段、二段填料层、三段填料层和内置再沸器,所述二段填料层和所述三段填料层之间设有精馏塔进气口,经过第一次余冷回收后的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从所述精馏塔进气口进入所述精馏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连接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一级液态制冷剂和液态二氧化碳制冷剂,所述一级液态制冷剂先对所述内置再沸器进行加热,再对所述中部冷凝段进行蒸发制冷,然后进入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液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再沸器与所述中部冷凝段之间连接有调节阀,所述一级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内置再沸器被过冷后通过所述调节阀进入所述中部冷凝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低浓度二氧化碳原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制冷剂对所述顶部冷凝段进行蒸发制冷后进入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飞钟长孝徐美南张立群沈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快凯高效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