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824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集水部件,集水部件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漏水部件,设置在第一开口内,漏水部件开设有多个过流孔;导管,一端连接第二开口,另一端内部转动设置有闸板且形成有出口,闸板远离导管的出口的一端为转动端,闸板靠近导管的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罩体,设置在导管的另一端的上侧且与导管的内部连通,罩体靠近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与出口连通的开放口,罩体封闭端与闸板的转动端之间形成风道;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辆的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室内存在的积水、杂物等不易清理,并且没有适当的被动换气功能,影响乘员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


技术介绍

1、为适应我国铁路货运快速发展需求,全路铁路货车保有数量达到了新高。如此,增强铁路货车抗腐蚀性能,提高车辆应用经济性已是当前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目前,铁路货车腐蚀最为主要且直接的原因之一为:货车铁地板上易集聚雨水且不易排出。若全方位提高易腐蚀区域的封闭、密封、抗雨雪性能则必须增加较多且繁杂的附属结构,如此,则经济性较差。加之,在进入密闭的空间作业还会引起作业人员闷热、缺氧等极为不舒适的情况发生,还存在一定危及身心健康的潜在风险。因此,很有必要转变过去的严防、加强密封的传统思路,通过增设可疏导排水的装置,及时疏导式排出车上积水,降低车辆腐蚀,同时增强封闭环境的补通风措施。这样双管齐下,也未尝不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办法,尤其对于带有封闭操作间的铁路货车,诸如带有操纵室的石砟漏斗车、带有操作间的守车等,在雨水渗(窜)入室内、砂石及灰尘等杂物进入室内时,由于室内活动空间较为狭小且门槛所限等原因,在使用清除工具进行人力清理时都较为困难。加之,这些空间也较为封闭,夏天作业时,较为闷热、缺氧,而完全打开窗户作业,除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外,在车辆行进时,还会灌入太大风量及灰尘等,尤其在冬天作业时,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冻伤。总之,作业舒适性尚存较大地提升空间,因此,很有必要在具有一定封闭性的车内低位或易于积水的地板上设置一种呼吸式漏水装置,除可及时地排出地板积水及杂物外,还可不间断地给车内相对封闭的空间缓缓“换气”,保证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新鲜度。如此,除可有效地提高车辆的抗腐蚀性能并较大程度地改善封闭空间内作业的舒适性外,更为重要是也可为清洗清扫车辆提供一个脏水、杂物的排出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辆的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室内存在的积水、杂物等不易清理,并且没有适当的被动换气功能,影响乘员舒适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包括:

3、集水部件,所述集水部件用于与铁路车辆的地板连接,所述集水部件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4、漏水部件,所述漏水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漏水部件开设有多个过流孔;

5、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内部转动设置有闸板,且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形成有出口,所述出口用于设置在铁路车辆的外部,所述闸板远离所述导管的所述出口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闸板靠近所述导管的所述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够与所述导管的管壁之间形成通道;

6、罩体,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的上侧,且所述罩体与所述导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罩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开放口,所述罩体远离其开放口的一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与所述闸板的所述转动端之间形成风道。

7、可选地,还包括风轮,所述风轮通过转动支架与所述闸板连接,所述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闸板靠近所述罩体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集水部件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外周用于与所述地板连接,且所述集水部件与所述地板连接时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不高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

9、可选地,所述漏水部件为由下端向上端渐缩的锥台状结构,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外周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漏水部件的上端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平齐。

10、可选地,所述过流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外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漏水部件的内部。

11、可选地,所述导管包括至少两个管段,至少两个所述管段依次连接形成折线形,且每个所述管段向下倾斜设置。

12、可选地,所述导管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导管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罩体连通,所述缺口能够容纳所述风轮通过。

13、可选地,所述闸板的所述转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导管侧壁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

15、可选地,所述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铁路车辆的操纵室的地板,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铁路车辆的外部。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及铁路车辆,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铁路车辆的地板上的集水装置收集并引导污水或杂物等通过导管排出车外,漏水部件上的过流孔除了起到过流和过滤的作用外,还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由于导管的另一端形成有处于铁路车辆外部的出口,不仅室内的污水、杂物等能够通过出口排向车外,车外的风也可以少量缓慢的进出室内,当液体或携带杂物的液体以较小的流量流入导管并通过导管向外排出时,闸板带有凹陷部的一端不容易被抬起,处于导管的内壁上,此时凹陷部与管壁之间形成的通道能够实现排污,同时液体的排放带动的气流也可以通过风道经过罩体内部空间从罩体的开放口排出,实现缓缓的换气功能,当液体或携带杂物的液体以较大的流量流入导管并通过导管向外排出时,闸板被冲起来,其带有凹陷部的一端抬起,加大了闸板下方的出口的开度,实现快速排污,同时液体的大量排出带动的气流也可以通过风道经过罩体内部空间从罩体的开放口排出,实现更高效的换气功能,另外在没有液体排出时,外部的气流可以通过风道进入铁路车辆的室内,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在炎热夏季室内气温很高气压变高时,风道的设置还能够被动式排出部分室内的高温空气,降低室内的气压,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轮,所述风轮通过转动支架与所述闸板连接,所述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闸板靠近所述罩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件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外周用于与所述地板连接,且所述集水部件与所述地板连接时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不高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部件为由下端向上端渐缩的锥台状结构,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外周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漏水部件的上端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外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漏水部件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至少两个管段,至少两个所述管段依次连接形成折线形,且每个所述管段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导管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罩体连通,所述缺口能够容纳所述风轮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的所述转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导管侧壁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

9.一种铁路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铁路车辆的操纵室的地板,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铁路车辆的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轮,所述风轮通过转动支架与所述闸板连接,所述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闸板靠近所述罩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件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外周用于与所述地板连接,且所述集水部件与所述地板连接时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不高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部件为由下端向上端渐缩的锥台状结构,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外周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漏水部件的上端与所述集水部件的上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呼吸式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漏水部件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凯刘文胜张燕李鹏李旭英原王明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