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浪板,特别涉及一种水翼冲浪板。
技术介绍
1、冲浪运动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冲浪者在海里有适宜海浪的地方俯卧或坐在冲浪板上等待,当合适的海浪逐渐靠近的时候,冲浪者调整板头方向,俯卧在冲浪板上顺着海浪的方向划水,给冲浪板足够的速度使冲浪板保持在海浪的前面,当海浪推动冲浪板滑动时,冲浪者站起身体,两腿前后自然站立,两膝微屈,利用身体重心、肩膀和后腿控制冲浪板的走向。冲浪不仅是娱乐活动,还是能够锻炼身体的水上运动,随着冲浪运动的逐渐普及,冲浪板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2、冲浪板是人们用于冲浪运动的运动器材,现有的冲浪板由于制造材料的原因,其重量偏重,在使用过程中,会降低使用者的冲浪体验效果,当替换为轻质材料时,冲浪板的强度降低,在海浪的冲击下极易发生折断,大大降低了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翼冲浪板。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翼冲浪板,包括:
3、发泡板体,所述发泡板体内开设有发泡腔;
4、龙骨筋,所述龙骨筋设置在所述发泡腔内,所述龙骨筋的第一端与所述发泡腔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龙骨筋的第二端与所述发泡腔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龙骨筋的顶部与所述发泡腔的顶部连接,所述龙骨筋的底部与所述发泡腔的底部连接;
5、碳纤维壳体,所述碳纤维壳体包覆在所述发泡板体的外侧表面上。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和两个第三碳纤维层,所述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一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与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括:第二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二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二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二面上,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二面与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碳纤维层包括:第三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三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三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上,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与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龙骨筋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龙骨筋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发泡腔内。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泡板体为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发泡板体或环氧树脂发泡板体。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翼冲浪板,通过在发泡板体内开设有发泡腔,龙骨筋设置在发泡腔内进行支撑,碳纤维壳体包覆在发泡板体的外侧表面上,这样,水翼冲浪板在轻量化的同时,还能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韧性,能够避免在海浪的冲击下出现折断的情况,大大延长了水翼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和两个第三碳纤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与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层与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二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层分别与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层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两端依次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一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与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括:第二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二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二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碳纤维层包括:第三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三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三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上,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与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筋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龙骨筋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发泡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板体为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发泡板体或环氧树脂发泡板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和两个第三碳纤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与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层与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二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层分别与所述发泡板体的侧壁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层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碳纤维层的两端依次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多个第一碳纤维单向布,所述第一碳纤维表观布和各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发泡板体的第一面与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碳纤维单向布的经向相互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翼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括:第二碳纤维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方舟动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