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火装置,具体为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给闭合的室内自然通风、换气等,通常使用的一种装置称之为通风口。这种通风口在一旦发生火灾时,空气就会通过通风口安装管道的管中流通,造成火势来越大,危险性很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包括:
4、框架,所述框架共设置有两个且竖向设置,两个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多个防火板,多根所述转轴和防火板通过驱动组件同步同向转动,多个所述防火板处于同一个垂面时,相邻的所述防火板相互紧贴且整体呈一个平整垂直面板;
5、竖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在框架内腔中竖向的竖杆,每根所述转轴的杆身上设置有蜗轮,所述竖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啮合蜗轮的蜗杆,所述竖杆的杆身中部设置有伞齿轮一;
6、安装架,两个所述框架一侧共同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俯视方向呈反“匚”字状,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有转动设置在安装架内腔的两根横向的连杆,以及与连杆相互垂直的两根转杆,所述转杆与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锥形齿轮一以及与锥形齿轮一相互啮合的锥形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防火板处于非垂直状态时,相邻的所述防火板形成有通风口。
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防火板分别开设有凹面一,中部的所述防火板下方开设有凹面二、上方开设有凹面三。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竖杆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框架的内腔上下壁之间。
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蜗杆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
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转杆和连杆的安装块,所述转杆和连杆通过轴承套与安装块转动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安装架的外部且设置有防滑套。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打开防火板通风时,通过转盘带动驱动杆转动,调节防火板形成通风口,并且,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由蜗轮带动蜗杆,使得调节角度后的防火板更加的稳定,通风口的大小调节也更加的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火板(120)处于非垂直状态时,相邻的所述防火板(120)形成有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防火板(120)分别开设有凹面一(130),中部的所述防火板(120)下方开设有凹面二(140)、上方开设有凹面三(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00)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框架(100)的内腔上下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20)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蜗杆(220)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0)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用于安装转杆(310)和连杆(320)的安装块,所述转杆(310)和连杆(320)通过轴承套与安装块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火板(120)处于非垂直状态时,相邻的所述防火板(120)形成有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所述防火板(120)分别开设有凹面一(130),中部的所述防火板(120)下方开设有凹面二(140)、上方开设有凹面三(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筑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00)的上下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框架(100)的内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兴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汉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