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垫物、液晶显示面板和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及分布方法。其中,上述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上述隔垫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具有磁性的隔垫物,可在磁力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将隔垫物选择性地分布在非显示区域,避免了其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不良。本发明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方法通过使用隔垫物的分布装置使磁体阵列产生对具有磁性的隔垫物的吸引来完成隔垫物的选择性分布,从而避免了其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包含磁性微粒的隔垫物、包含上述隔垫物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使上述隔垫物实现选择性分布的隔垫物分布装置和可实现选择性分布的隔垫物的分布方法,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主要通过阵列(array)基板和彩膜(CF )基板之间的隔垫物来控制盒厚。为了得到良好的显示品质,需要对盒厚进行精确、均一的控制,也就要求隔垫物的粒径准确,在基板上的分布平均,并且隔垫物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传统的隔垫物散布方式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如图1所示,为现有湿法隔垫物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法将隔垫物掺入某种易挥发的溶液中形成隔垫物分散液1,然后通过分散喷头2喷洒在放置在支撑平台7上的彩膜基板3上,待溶液挥发后隔垫物就分散在彩膜基板3上;如图2所示,为现有干法隔垫物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法采用喷气方式将隔垫物从分散喷头2喷出,然后靠隔垫物自身重量洒落在放置在支撑平台7上的彩膜基板3上;但上述两种散布方式,都不可避免地会使隔垫物进入像素部分,从而会影响周围液晶的取向,降低显示质量。另外,在受到挤压等外力时隔垫物可能发生滑动,在像素区引起漏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使用光致抗蚀剂并在其与黑矩阵对应的部分选择性地残留光致抗蚀剂,利用残存的光致抗蚀剂作为隔垫物。此外,专利申请200610005953. 2公开了一种先形成覆盖基底的表面的疏液层,再降低对应黑矩阵部分疏液层的疏液性,从而使用以分散隔垫物的分散液选择性地向对应黑矩阵部分集中,以达到使隔垫物分布于黑矩阵部分的目的。专利技术人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现有技术会产生隔垫物分散于显示区域,从而带来漏光等问题;相关的可以实现其分布在黑矩阵对应处的工艺复杂,需要用多种化学溶液和多步工艺;釆用残存光致抗蚀剂的方法也会带来其他不必要的残留物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实现选择性地分布隔垫物,从而可以避免漏光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垫物,该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由于其内部包含磁性微粒,可以在磁体阵列的吸引下移动至磁体阵列所在的位置,从而使隔垫物可以选择性地分布在需要设置隔垫物的区域,比如分布在非显示区域,避免了隔垫物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漏光等不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隔垫物,其中所述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对盒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具有磁性的隔垫物,使隔垫物在分散中可在磁力作用下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将隔垫物选择性地分布在需要设置隔垫物的区域,实现隔垫物设置的精确定位,比如可以很容易控制隔垫物设置在非显示区域,从而避免隔垫物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漏光等不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的分布装置,该分布装置包括磁体阵列,所述磁体阵列用于产生吸引邻近隔垫物的吸力,使所述隔垫物在所述吸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磁体阵列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f兹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的分布装置,通过磁体阵列产生对具有磁性的隔垫物的吸引来完成隔垫物的选择性分布,从而避免了其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漏光等不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隔垫物的分布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ll、在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磁体阵列,所述磁体阵列包括数个以阵列方式排列的电磁体块;使电磁体块正好位于需要设置隔垫物位置的^^反下方;步骤12、将》兹性隔垫物喷洒到基板上,并将所述》兹体阵列通电,使所述磁体阵列中的每个电^兹体块产生吸引邻近^兹性隔垫物的吸力;步骤13、所述^f兹性隔垫物在所述吸力下移动,并选择性分布在所述》兹体阵列所在位置上方的基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的分布方法,使隔垫物在分散过程中,通过磁体阵列对具有磁性的隔垫物的吸引来完成隔垫物的选择性分布,从而避免了其分布在不适当的位置,比如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漏光等不良;另外,相对于其他相关技术,该分布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的分布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21、在基板的上方设置遮挡板;在基板的下方设置磁体阵列,其中遮挡板上形成有一系列开口 ,所述开口对应基板上的区域至少包括需要设置隔垫物的区域;所述磁铁阵列的电磁体块正好位于需要设置隔垫物位置的基板下方;步骤22、将磁性隔垫物喷洒出后,部分隔垫物通过遮挡板上的开口落到基板上需要设置隔垫物的邻近位置,然后将所述磁体阵列通电,使所述磁体阵列中的每个电》兹体块产生吸? I邻近/f兹性隔垫物的吸力;步骤23、所述隔垫物在所述吸力下移动,并选择性分布在所述i兹体阵列所在位置上方的基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垫物的分布方法,使隔垫物在分散过程中,首先利 用遮挡板对隔垫物的分布过程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使磁体阵列产生对具有磁 性的隔垫物的吸引来最终完成隔垫物的选择性分布,从而避免了其分布在显示区域时可能产生的漏光等不良;另外,相对于其他相关技术,该分布方法 工艺过程简单。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湿法隔垫物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现有干法隔垫物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兹体阵列实施例的俯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分布装置中遮挡板实施例的俯;f见图8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方法实施例一的流7艮图10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隔垫物4包括壳 体41和-兹性微粒42,上述石兹性^鼓粒42包覆在上述壳体41内;上述壳体的 材料可以为玻璃或树脂等,上述磁性微粒的材料为软^磁性材料。实际使用中, 磁性微粒42可以与壳体41同心设置,也可以偏心设置,使磁性隔垫物4具 有较好的移动性。上述壳体的形状可以为球体、椭球体或多面体等形状,即磁性隔垫物的形状可以为球体、椭球体或多面体等形状;上述球体的直径为 l(jjn-30(jm,优选直径为25um。下面通过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散过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 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是在现 有干法隔垫物M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磁体阵列6,该磁体阵列6位 于支撑平台7的下方,其俯视图如图5所示,上述具有磁性的隔垫物在上述 i兹体阵列6的吸力下可以移动到f兹体阵列所在的位置,因而可以克服现有技 术中隔垫物在分散的过程中无法控制分布区域,很容易进入像素部分,因而 影响周围液晶的取向的缺陷。如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与隔 垫物的分布装置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分布装置为了使隔垫物在分散过 程中能更好地移动到》兹体阵列所在的位置,通过在基板的上方增加 一个遮挡 板8,该遮挡板8上有开口81,其俯视图如图7所示。当然开口形状也可设 置为开口图形与黑矩阵图形相似的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垫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垫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为玻璃或 树脂,所述磁性微粒的材料为软磁性材料。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球 体、椭J求体或多面体,所述5求体的直径为l^im-30^m。4、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l-3所述隔垫物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的彩膜 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隔垫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包覆在所述壳体内。5、 一种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兹体阵列,所述^f兹体阵列用 于产生吸引邻近隔垫物的吸力,使所述隔垫物在所述吸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石兹 体阵列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隔垫物包括壳体和磁性微粒,所述磁性微粒 包覆在所述壳体内。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阵列 位于与彩膜基板黑矩阵所对应的区域或与彩膜基板黑矩阵相对应的阵列基板 的下方。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 阵列包括数个以阵列方式排列的电磁体块或永磁体块,所述电磁体块或永磁 体块的高度为1 ~ 10mm。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隔垫物的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 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