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装卸方法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本方法可以实现货物从车厢到仓库物流装卸环节的无人化,显著提高物流装卸的工作效率。
技术介绍
1、现阶段,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6%,物流自动化、智能化软硬件设施在信息、运输、仓储、搬运、库存以及包装等物流主要环节均有广泛应用,唯独在装卸环节依然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不足以满足物流经济发展所需。
2、庞大的市场需求依然由人工作业完成,效率相当低下,我国物流装卸环节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超过90%的物流产品转运均为不带托盘装卸,而装卸工人大多在45岁以上,按照40ft集装箱计算,每集装箱货物根据产品尺寸规格不同,约1500-3000件货物不等,以2个装卸工人装卸1集装箱货物为例,约3-4个小时才能完成,在不计算分拣时间情况下,很难匹配物流时效需求。因此,物流装卸环节仍存在部分问题:一是托盘标准化程度低,二是由于物流企业更期待较高的装载率以增加物流利润,三是由于装卸行业尚无行业标准,自动化研制成本高且技术难度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履带式行走平台(1)、拖送机构(3)夹紧机构(4)、前雷达(5)前视觉(6)后雷达后视觉系统、组合式输送线(7)和中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4)的分段式抓取装置由三个可调节夹爪(43)、连接横梁(44)、气缸(41)和滑动导轨(42)组成,气缸(41)推动连接横梁(44)进行上下移动,使得夹爪(43)可以同步上移或者下降,实现对不同高度软托盘(101)的适应性抓取;同时夹爪(43)可以实时调整抓取力度,以适应不同重量的货物,且夹爪内侧设有防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履带式行走平台(1)、拖送机构(3)夹紧机构(4)、前雷达(5)前视觉(6)后雷达后视觉系统、组合式输送线(7)和中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4)的分段式抓取装置由三个可调节夹爪(43)、连接横梁(44)、气缸(41)和滑动导轨(42)组成,气缸(41)推动连接横梁(44)进行上下移动,使得夹爪(43)可以同步上移或者下降,实现对不同高度软托盘(101)的适应性抓取;同时夹爪(43)可以实时调整抓取力度,以适应不同重量的货物,且夹爪内侧设有防滑垫,增强了抓取时的摩擦力,有效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中滑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拖送机构(3)的旋转门架(37)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俯仰,叉板(32)始终垂直于旋转门架(37),液压杆(38)推动旋转门架(37)进行一定范围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从而改变叉板(32)的高度,利于叉板(32)对不同高度的软托盘(101)进行定位;此外,装载货物时,将叉板(32)往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可以防止货物回遛;卸载货物时,将叉板(32)往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利于货物卸载。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拖送机构(3)由挡板(34)、平行四杆机构(33)、液压杆(36)、连接杆(35)、推板(31)和叉板(32)组成,所述推板(31)和挡板(34)由平行四杆机构(33)连接,所述平行四杆机构(33)由液压驱动,实现推板(31)的前进和后退;叉板(32)与挡板(34)连接的下方设有三角轮(371),且位于每相邻叉板(32)间的空位,提高了机构的稳定性,并且机构在拖送货物的过程中,三角轮(371)与地面接触并进行滚动,既可以承担些压力也更加方便实现货物拖送。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适应软托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拖送机构(3)的旋转门架(37)上装有高清摄像头(62)、雷达(51)和照明装置(61),高清摄像头(62)用于捕捉集装箱内货物图像和软托盘(101)图像;雷达(51)用于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育冰,戴亿政,祝志芳,钟育青,卢全国,卢震,钟义崇,钟仁崇,叶裕华,徐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