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730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泡固定装置,包含一反射器,所述的反射器背侧成型一环状固定座,固定座中央设一供灯泡穿设的穿孔,所述的固定座外围成型至少一对凸块,凸块的顶面以及朝向穿孔的内侧壁面分别凹设限位槽与活动槽;所述的对凸块对应设置压掣片,压掣片具有固定段以及弯折状弹性活动段,所述的固定段嵌设在限位槽中并以螺丝锁固定位,所述的活动段则伸入活动槽内且压抵灯泡定位,使灯泡固定在反射器的固定座;藉此俾兼具可缩减生产工时、简化组装步骤,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等优点以及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灯泡的装置,尤指一种可以缩减反生产工时以及简化组 装步骤,降低材料成本的灯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灯泡固定装置概如图1的欧盟专利EP0855551号专利案所示,其结构主 要包含一反射器10以及一固定架20,其中,所述的反射器10背侧一体成型一环状固定座 101,所述的固定座101中央设一供灯泡穿设的穿孔102,固定座101本体凹设有防止灯泡错 置的缺口 103以及复数凹槽104;所述的固定架20是由金属片体一体成型制成,具有对应 固定座101环围的弧形本体,本体对应固定座101的凹槽104而一体延伸有呈上下相对设 置的弹性压抵片201以及夹固片202,所述的压抵片201具有一弯折部,而夹固片202是呈 连续弯折状并在末端形成夹持段203。关于反射器10与固定架20的结合状态如图2、图3所示,固定架20的弧形本体套 设在反射器10的固定座101外围,固定架20的压抵片201与夹固片202对应设置在固定 座101的凹槽104内,由于固定架20的弧形本体本身具有向外扩张的张力,继而利用所述 的股张力令夹固片202的夹持段203钳固在穿孔102孔壁,令固定架20稳固结合于固定座 101而无脱落的顾虑,而固定架20的压抵片201则朝固定座101内部凸伸。续请参阅图4、图5所示,当灯泡30自反射器10后方穿过固定座101以及穿孔 102时,灯泡30后方的灯泡座301将先顶推固定架20的压抵片201,令压抵片201向外扩 张(图未绘示),而当灯泡座301通过压抵片201的弯折部以后,压抵片201将反弹令压抵 片201以接近底缘的内侧面压抵并夹持灯泡座301,形成如图所示的定位状态,使灯泡30与 反射器10可快速卡掣结合。然而,经查上述现有灯泡固定装置虽可达致令灯泡与反射器快速结合的诉求,然 所述的装置却同时存有以下问题1.制造过程耗时费工由于须分别制造反射器与固定架,而固定架为金属材质一 体成型且形状又颇为复杂,因此衍生固定架的制造以及加工过程颇为耗时的问题。2.材料成本高居不下由于固定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而近年来的金属矿产价格 高涨,导致固定架的材料成本也随之逐年上涨,造成成本上极大压力。3.组装困难费时由于固定架是套设在反射器的固定座外围,并以其夹持段钳固 在穿孔的孔壁,二者的结合过程须操作迫使固定架变形方可对应且固设在固定座上,故结 合过程具有操作困难且耗费工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特地针对现有灯泡固定装置加以改良,期以一较佳 技术上述问题,并在经过长时间研究、设计与测试后而有本技术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灯泡固定装置的制造耗时费工、材料成本过高以及组装困难费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射器,所述的反射器背侧成型一环状固 定座,固定座中央设一供灯泡穿设的穿孔,所述的固定座外围成型至少一对凸块,凸块的顶 面以及朝向穿孔的内侧壁面分别凹设限位槽与活动槽;压掣片,所述的压掣片是一体成型 而对应凸块设置,压掣片具有固定段以及弯折状弹性活动段,所述的固定段嵌设在限位槽 中并以螺丝锁固定位,所述的活动段则伸入活动槽内且压抵灯泡定位,使灯泡固定在反射 器的固定座中。据上所述一种灯泡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压掣片的活动段包含自固定段一体延 伸且呈弯折状的连结段与抵掣段,且所述的抵掣段与凸块的纵向内壁面之间具一夹角,所 述的夹角介于15度至30度之间。据上所述一种灯泡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座成型有防止灯泡错置的缺口。以上设置,本技术相较于
技术介绍
,是具有可缩减生产工时、简化组装步骤, 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的优点以及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灯泡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现有灯泡固定装置的背侧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现有灯泡固定装置装与灯泡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现有灯泡固定装置装与灯泡结合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与灯泡结合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与灯泡结合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反射器;101-固定座;102-穿孔;103-缺口 ; 104-凹槽;20-固 定架;201-压抵片;202-夹固片;203-夹持段;30-灯泡;301-灯泡座;1_反射器;11_固定 座;12-穿孔;13-缺口 ; 14-凸块;141-限位槽;142-凹孔;143-螺丝;144-活动槽;2-压 掣片;21-固定段;211-透孔;22-活动段;221-连结段;222-抵掣段;3-灯泡;31-灯泡座。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设计人的技术手段,兹举一种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图式在下文进 行详细说明,以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技术。如图6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灯泡固定装置,包含反射器1,反射器1的背侧一体成型一环状固定座11,固定座11中央设一供灯泡 穿设的穿孔12,所述的固定座11成型有防止灯泡错置的缺口 13以及且座体外围成型至少 一对凸块14(凸块14的数量以如图面所示的三组为宜),凸块14的顶面凹设限位槽141, 所述的限位槽141并设有凹孔142供螺丝143锁固,凸块14朝向穿孔12的内侧壁面则凹设有活动槽144 ;压掣片2,所述的压掣片2是对应反射器1的凸块14而设置,压掣片2是一体成 型而具有固定段21以及弯折状弹性活动段22,所述的固定段21呈水平状以嵌设在限位槽 141中,且设有透孔211供螺丝133穿设而锁固在限位槽141的凹孔142形成定位,所述的 活动段22则包含自固定段21 —体延伸且呈弯折状的连结段221与抵掣段222,且所述的 抵掣段222与凸块14的纵向内壁面之间具一夹角a,所述的夹角a介于15度至30度之 间。关于本技术与灯泡的结合状态请参阅图9、图10所示,灯泡3自反射器1后方 穿过固定座11以及穿孔12,灯泡3后方的灯泡座31将先顶推固定架2的弹性活动段22,令 活动段22的连结段221与222同步向活动槽144内壁面方向外张,而当灯泡座31通过活 动段22的连结段221以后,活动段22将朝固定座11中心方向反弹,令抵掣段222的内侧 面压抵并夹持灯泡座31形成如图所示的定位状态,使灯泡3与反射器1可快速卡掣结合。以上设置,本技术可产生以下功效以及优点1.缩减生产工时由于本技术将现有形状复杂的固定架改变为体积精巧且 形状简单的压掣片,进而可大幅缩减压掣片的制程以及工时。2.简化组装步骤由于本技术的压掣片是直接以螺丝锁固在反射器的凸块 形成结合,相较于现有固定架与反射器的组装过程,本技术的组立操作过程更显简易 而快速。3.降低材料成本由于本技术以小材机的压掣片取代现有环状固定架,因此 在金属材料得使用量上自然也大幅减少,故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4.固定度以及拔脱力佳经本技术设计人深入研究发现,当抵掣段与凸块的 纵向内壁面之间的夹角过大,将导致压抵灯泡座的力道过大以致拔脱力过紧,而当抵掣段 与凸块的纵向内壁面之间的夹角过小,则又有压抵力道不足以致灯泡容易松脱的顾虑,并 经多次测试后发现,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射器,所述的反射器背侧成型一环状固定座,固定座中央设一供灯泡穿设的穿孔,所述的固定座外围成型至少一对凸块,凸块的顶面以及朝向穿孔的内侧壁面分别凹设限位槽与活动槽;压掣片,所述的压掣片是一体成型而对应凸块设置,压掣片具有固定段以及弯折状弹性活动段,所述的固定段嵌设在限位槽中并以螺丝锁固定位,所述的活动段则伸入活动槽内且压抵灯泡定位,使灯泡固定在反射器的固定座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升
申请(专利权)人: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