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578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从链霉菌提取得到的有效驱虫药剂,即大环内酯如阿维菌素或由其化学改性或合成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和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诺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环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种或几种杀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种中草药多糖,包含于便于体表给药和所述活性成分的透皮给药的载体内。或者该外用剂中还适量添加葡萄糖、氯化钠或氯化钾。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治疗脂溢性皮炎收效迅速、疗效确切,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小,皮肤脱皮程度极为轻微,无明显毒副作用。制剂工艺可以保证各成分在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用于对青春痘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已知也称脂溢性湿疹和皮脂溢,是一种皮肤的慢性浅表性 炎症疾病,能够影响身体的很多部位,包括头皮、眉毛、鼻唇、褶痕、唇、耳、胸、胸骨区、腋窝、 乳腺下褶、脐、腹股沟和臀肌褶痕。该疾病是以很多形状、大小和表面纹理为特征的,经常是 痂样的、微黄色的和伴有瘙痒的。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学、发病机理和组织学尚不清晰,可能 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的由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唑疮丙酸菌) 的寄生或和由皮肤表面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引起的皮炎。皮脂溢出过多则可能与遗传因素、 神经精神障碍、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年龄因素、化学物质剌激、感染等有关。中医称"白屑 风"、"面游风"。中医认为是由于肺胃湿邪热火上冲,熏蒸颜面,与外界的风热湿邪互相搏结 于肌肤而发病。造成肺和胃肠邪热的因素有二一是人体在表壮年期正值阳强火盛之时,易 于生热上火;二是过食辛辣肥甘等易于生热发燥性食物。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 内服西药,特别是调节内分泌和激素类产品,由于存在难以避免的副作用而较少 被采用。 口服中药如清热排毒类,其优点在于从中医的平衡角度来解决问题,但缺点也很 明显,一是见效迟缓,难以立竿见影;二是需要长期服用,花费较大。 外用搽剂采用局部皮肤给药,透皮吸收,简捷有效。以往,主要使用具有高抗炎 症作用之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类固醇制剂。该类固醇制剂可添加凡士林、甲基纤维素、表面活 性剂、合成树脂乳液、粉体等,根据其使用目的,多以乳膏状物形式使用。也有以含有表面活 性剂的液状形式使用的。然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虽具有抑制纤维芽细胞增殖、抗炎症作用 等,具有很强的药理效果,不知为何,无显著效果。该原因迄今未知,有一种说法是,原因在 用于形成软膏或乳膏的油成分上,该油成分将皮肤角质层溶解,阻止健康皮肤再生。又,多 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有抑制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引起其它脏器、眼等之功能 障碍等副作用之虞。这些外用搽剂过多的注重于消炎作用,而忽略了发病机理,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药和人 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中药大国,中药的发源地。常用中药多达5000余种,多糖 广泛地存在于许多中药材中。如黄芪多糖,商陆多糖,当归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 多糖,银耳多糖,云芝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针菇子实体多糖,猕猴桃多糖,淫羊藿多 糖等等。它们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多糖类中药是一类免疫增强剂,药理作用甚广,从免 疫药理的角度看,它们都能明显调节T、 B、 CTL、 NK和M中等细胞功能,能促进Ig类抗体含 量的提高,促进IL-2的产生和11-2R的表达,能诱导IL-6和TNF的产生。有的还具有抗辐 射、抗肝细胞坏死、抗病毒及增强抗癌药物疗效等作用。多糖是中药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中药多糖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糖生物学糖工程是90年代发展起来 的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巨大的科学前沿。有人预计如同20世纪是蛋白质、肽类、氨基酸与 核酸时代一样,21世纪应当是糖和多糖生命科学的时代。糖生物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将 使中医药现代进程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阿维菌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优良,使用最广的一类广谱高效抗寄生虫药,是由链 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组大环内酯类物质。现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多拉菌素和埃谱利诺菌素以及塞拉菌素等。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选择性加氢衍生物,具有 广谱高效性、较高的安全性、不易产生耐药性、一次投药能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等优点, 至今仍被视为近20年来抗寄生虫药物研究中最为杰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 和使用,发现其抗虫谱极广,共有三纲(线虫纲、昆虫纲、蜘蛛纲)、12目、73属的寄生虫在其 发育阶段至少有一期对其极为敏感,它是一种广谱、有效、安全的驱虫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利用糖生物学糖工程在传统中草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临 床医学,将抗寄生虫、消炎和抗氧化结合,从而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 外用剂。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从 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组大环内酯类物质中已商品化的药物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谱利诺 菌素或塞拉菌素,或由这类物质合成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和选自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盐 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诺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环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中一种或几种杀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种中草药多糖,包含于便于体表给药和所述活 性成分透皮给药的载体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 30%,所述的 杀菌抗生素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 30%,所述的中草药多糖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 0. 01% 30%。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阿维菌素。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伊维菌素。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是清洗型、喷洒型或涂抹型药剂。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优选方案是 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 01% 5%。 所述的杀菌抗生素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 01% 5%。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中,所述的中草药多糖为葡聚糖、木葡聚糖、 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胶、壳聚糖、黄芪多糖、商陆多糖、当归多糖、牛膝多糖、枸杞 多糖、茯苓多糖、银耳多糖、罗望子多糖、云芝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针菇子实体多 糖、猕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鲁兰多糖、人参多糖、箬竹多糖、红 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贞子多糖、汉防己多糖、竹黄多糖、普鲁兰多糖、茶叶多糖、裂褶菌多 糖、猪苓多糖、虫草多糖、亮菌多糖、猴头菇多糖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 1% 10%。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的载体包括水和作为药物的溶剂和/或促渗 剂,所述的溶剂和/或促渗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氮酮、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 苯甲醇、N_甲基-2-吡啶烷酮、苯氧乙醇、乙醇、异丙醇、丙三醇、山梨醇、正丁醇、异丁醇、乙 酸乙酯、乙酸甲酯、油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酰胺、乙二胺、苯甲酰胺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 混合物;其含量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 20%,优选0. 01 10%。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在需要时,适量添加葡萄糖、氯化钠或氯化 钾,其含量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 5%。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水含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30 99. 5%,优选 70 99% 由于脂溢性皮炎发病原因较多,但至关重要的原因有三个皮脂分泌过旺、细菌感 染和毛囊上皮角化。 西医将皮脂分泌过旺归结为内分泌失调,往往采用激素和类激素来调节性内分 泌,降低睾酮在皮肤内转化成双氢睾酮,减少皮脂分泌过旺,而这又进一步诱导体内内分泌 平衡调节错乱。 一些制剂往往使用具有高抗炎症作用之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类固醇油性制 剂,而油成分将皮肤角质层溶解,阻止健康皮肤再生。 所以本品采用不含激素类和类固醇类药物,采用中药提取精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从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组大环内酯类物质中已商品化的药物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谱利诺菌素或塞拉菌素,或由这类物质合成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和选自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诺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环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种或几种杀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种中草药多糖,包含于便于体表给药和所述活性成分透皮给药的载体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所述的杀菌抗生素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所述的中草药多糖占该外用剂总重量的0.01%~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