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天线,尤其是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中的移相器往往设置在一个大腔室中,移相器接口与辐射单元之间通常采用电缆进行连接,电缆会带来损耗,影响天线增益,使用较粗的电缆也会使成本上升。
2、另一方面,现有的基站天线中,移相器的驱动单元通常与辐射单元设置在同一侧,移相器受到装配空间影响,极易产生自身谐振,导致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加大损耗,甚至影响天线效率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从而实现了基站天线中移相组件与辐射单元的无电缆直连,极大地减少了由电缆带来的损坏,助力于保证天线增益,并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实用性好。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包括壳体,壳体内沿着宽度方向间隔布设有隔板构成多个内腔体,各个内腔体内均配装有移相组件;相邻两个移相组件两两成组,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着宽度方向间隔布设有隔板(12)构成多个内腔体(10),各个内腔体(10)内均配装有移相组件(7);相邻两个移相组件(7)两两成组,位于一组移相组件(7)中部处的壳体(1)顶面向上延伸形成凸筋(15),凸筋(15)上至少安装有一个辐射单元(2);位于内腔体(10)内的移相组件(7)中馈电网络(73)向上弯折形成引脚(75),引脚(75)与上方辐射单元(2)直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15)上开设有凹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沿着宽度方向间隔布设有隔板(12)构成多个内腔体(10),各个内腔体(10)内均配装有移相组件(7);相邻两个移相组件(7)两两成组,位于一组移相组件(7)中部处的壳体(1)顶面向上延伸形成凸筋(15),凸筋(15)上至少安装有一个辐射单元(2);位于内腔体(10)内的移相组件(7)中馈电网络(73)向上弯折形成引脚(75),引脚(75)与上方辐射单元(2)直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15)上开设有凹口(16),凹口(16)与下方内腔体(10)相通;所述辐射单元(2)限位配装于凹口(16)处,引脚(75)于凹口(16)处与辐射单元(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组件(7)包括有贴着隔板(12)布设的衔接杆(71),衔接杆(71)侧面安装有移动介质(72);位于隔板(12)处的内腔体(10)内顶面、内底面分别内凹形成限位空间(13),衔接杆(71)、移动介质(72)配装于限位空间(13)处,促使衔接杆(71)带动移动介质(72)贴合沿着隔板(12)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组件(7)还包括有馈电网络(73),馈电网络(73)由支撑件(74)支承固定于内腔体(10)内部,支撑件(74)采用低介电塑料材质;位于支撑件(74)外部的馈电网络(73)两侧设置移动介质(72),移动介质(72)相对于馈电网络(73)移动而进行移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壳体(1)底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长槽(17),长槽(17)沿着衔接杆(71)移动方向布设,位于长槽(17)处的壳体(1)上滑动安装有连接件(6),连接件(6)底端经长槽(17)伸入内腔体(10)中与对应衔接杆(71)配装;多个连接件(6)上共同安装有横杆(5),横杆(5)沿着壳体(1)宽度方向布设,横杆(5)由动力传动机构(3)带动沿着长槽(17)长度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能斌,余宗红,李澍,董胜,宋海燕,王惠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