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及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570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2
本技术公开了伺服电机及工业机器人,其中,伺服电机包括端盖、转轴、编码器和隔热件,端盖设有第一通孔和散热槽,散热槽位于第一通孔的周侧并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凹陷设置;转轴穿设于第一通孔;编码器安装于端盖并套设于转轴,编码器位于散热槽的开口侧,并且编码器覆盖散热槽的至少部分开口;隔热件设于端盖与编码器之间,隔热件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本实用的伺服电机的端盖散热好,有利于降低编码器的温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及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伺服电机因其精度高、响应快的控制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医疗器械、军工航天等领域,然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编码器的精准反馈,一旦编码器失效或损坏,伺服控制系统会出现运行故障问题,轻则损坏设备、重则造成人身伤害。因此,编码器的稳定、可靠运行对整个伺服控制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

2、现有技术中,伺服电机的后端盖没有设置相关散热结构,散热性能较差,由于编码器与后端盖直接紧密接触,伺服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后端盖后,后端盖的热量再传递至编码器,会导致编码器的温度较高。编码器耐温等级有限,长期处于较高温度下运行,会导致编码器寿命缩短、精度下降,甚至导致编码器发生故障,进而导致伺服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伺服电机,其端盖散热好,有利于降低编码器的温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运行可靠性。

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伺服电机的工业机器人。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伺服电机,包括端盖,设有第一通孔和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侧并沿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凹陷设置;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编码器,安装于所述端盖并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编码器位于所述散热槽的开口侧,并且所述编码器覆盖所述散热槽的至少部分开口;隔热件,设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编码器之间,所述隔热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p>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伺服电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端盖上设置散热槽,可增大端盖的散热面积,从而加快端盖自身的散热效率,避免热量积聚,减少从端盖传递至编码器的热量,实现降低编码器的温度。同时,在编码器和端盖之间设置隔热件,能够阻碍端盖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编码器上,并使编码器覆盖散热槽的至少部分开口,在散热槽的开口处热量传递至编码器的传递速率更低,从而进一步降低热量从端盖传递至编码器的传递速率,进一步降低编码器的温度。使得编码器在较低的温度中运行,降低故障率,有利于延长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槽呈弧形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间隔布置。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为弧面并位于所述散热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编码器的最小外径。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朝所述散热槽的开口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编码器的外侧。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翅片呈弧形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绕所述编码器的周向间隔布置。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件为柔性隔热膜,所述柔性隔热膜粘接在所述端盖上。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所述隔热件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编码器的最大外径;和/或,所述隔热件覆盖所述散热槽。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编码器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端盖紧固连接。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设有凹位,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散热槽均设于所述凹位的底壁,所述隔热件部分容纳于所述凹位,且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凹位内。

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伺服电机。

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工业机器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业机器人由于采用上述的伺服电机,通过在端盖上设置散热槽,可增大端盖的散热面积,从而加快端盖自身的散热效率,避免热量积聚,减少从端盖传递至编码器的热量,实现降低编码器的温度。同时,在编码器和端盖之间设置隔热件,能够阻碍端盖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编码器上,并使编码器覆盖散热槽的至少部分开口,在散热槽的开口处热量传递至编码器的传递速率更低,从而进一步降低热量从端盖传递至编码器的传递速率,进一步降低编码器的温度。使得编码器在较低的温度中运行,降低故障率,有利于延长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呈弧形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为弧面并位于所述散热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编码器的最小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朝所述散热槽的开口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编码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呈弧形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绕所述编码器的周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为柔性隔热膜,所述柔性隔热膜粘接在所述端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所述隔热件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编码器的最大外径;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编码器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端盖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有凹位,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散热槽均设于所述凹位的底壁,所述隔热件部分容纳于所述凹位,且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凹位内。

11.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伺服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呈弧形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槽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为弧面并位于所述散热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槽壁所在的参考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编码器的最小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朝所述散热槽的开口方向凸出设置,且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编码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呈弧形并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阿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菱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