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570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个捆扎组件,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板件连接,以与板件共同围成容纳腔,固定支架的两端具有开口,容纳腔经开口与外界连通;捆扎组件与固定支架连接,捆扎组件被配置为,在线束经开口穿设在容纳腔内时,将线束位于容纳腔内的部分分为至少两股子线束,并使各子线束与固定支架并排连接。其通过减少固定支架整体高度,并利用捆扎组件对线束进行扁平化处理,可避免因线束截面直径过大而使固定支架明显凸出于板件表面,减小了对车内空间的占用,提高了车内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车辆的布线作业中,线束的走线遍布整车各处,当线束布置在驾驶员和乘客脚下的车辆地板上,或是放置行李箱的地板时,需要注意对线束防护的可靠性,以防止线束因踩踏或重物挤压而受损。

2、目前通常将线束设置在固定支架内,以对线束进行防护。固定支架包括上盖和下座,下座可拆卸的安装在地板上,上盖与下座扣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纳腔,线束穿设在容纳腔内。由于线束由多根导线成股捆扎而成,截面尺寸较大,因此容纳腔的截面尺寸以及固定支架的高度也需要与线束的截面尺寸相匹配。

3、然而,线束的固定支架的截面尺寸较大,易导致固定支架占用车内空间较多,使得车内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解决了现有固定支架占用车内空间较多,使得车内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将线束布设在车辆上,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将线束布设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个捆扎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板件连接,以与所述板件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容纳腔经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安装孔组,所述安装孔组与所述捆扎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孔组包括至少三个安装孔,所述捆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扎带,所述扎带均被配置为,一端依次经相邻的两个所述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将线束布设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两个捆扎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板件连接,以与所述板件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容纳腔经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安装孔组,所述安装孔组与所述捆扎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孔组包括至少三个安装孔,所述捆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扎带,所述扎带均被配置为,一端依次经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中的一者穿出所述容纳腔,另一者穿入所述容纳腔,并与该所述扎带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另一端连接收紧,以将所述子线束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孔均位于所述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