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微波的驻波保护及反射保护,尤其涉及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脉冲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已经达到kw甚至mw级别,高功率脉冲功率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往往离不开过驻波保护及过反射保护链路。过驻波保护及过反射保护链路主要基于对功放输出功率的正反向耦合信号进行检测,使用检波器对耦合信号进行检波,通过程序上的驻波值计算及过阈值保护,实现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及过反射保护要求。
2、在工程应用中,常用的过驻波保护及过反射保护方式为,在脉冲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增加双定向耦合器来检测正向耦合信号及反向耦合信号的大小,通过检波器检测耦合电平,设置保护门限来进行保护,其中为了保持脉冲电平使用脉冲峰值保持器。当计算得到的驻波值大于设置的保护阈值时,或者检测得到的反射功率电平超过设置的阈值时,切断射频信号或者关闭功率放大器电源的方式保护功放,防止损坏。
3、这样的传统过驻波过反射保护电路,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4、由于相同信号在不同温度下,检波器得到的检波电压不同,会导致保护链路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容易发生误报警,影响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
5、由于双定向耦合器在不同频率信号下耦合度不同,导致得到的耦合信号大小不同,这样会导致在测试调试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频率点进行测试,得到对应的保护阈值;
6、由于小信号下正反向信号功率相差不大,这样会导致小信号下可能会导致功率放大器出现误报及干扰,影响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
7、因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及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包括,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和控制处理电路;
3、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正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的输出接口与控制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反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的输出接口与控制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接口电连接。
4、可选地,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一均衡器、第一温补衰减器、第一检波器和第一峰值保持器;
5、所述第一均衡器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正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均衡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峰值保持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峰值保持器的输出接口与控制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接口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一功分器;
7、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功分器电连接,即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功分器的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功分器的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二均衡器、第二温补衰减器、第二检波器和第二峰值保持器;
9、所述第二均衡器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反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均衡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峰值保持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峰值保持器的输出接口与控制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接口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二功分器;
11、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功分器电连接,即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功分器的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功分器的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方法包括:
13、双定向耦合器输出的正向耦合信号输入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得到减小正向耦合信号中温度和频率影响的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双定向耦合器输出的反向耦合信号输入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得到减小反向耦合信号中温度和频率的影响的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
14、通过所述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和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计算驻波值;
15、如果所述驻波值超过过驻波保护阈值,并且正向功率超过正向功率阈值,控制处理电路进行过驻波保护;
16、如果反向检波电平超过反射保护阈值,并且正向功率超过正向功率阈值,控制处理电路进行过反射保护。
17、可选地,所述双定向耦合器输出的正向耦合信号输入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得到减小正向耦合信号中温度和频率影响的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包括:
18、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一均衡器、第一温补衰减器、第一检波器和第一峰值保持器;
19、所述第一均衡器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正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减小频率对正向耦合信号的影响;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均衡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减小温度对正向耦合信号的影响;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峰值保持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检波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得到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
20、可选地,所述双定向耦合器输出的反向耦合信号输入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得到减小反向耦合信号中温度和频率的影响的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包括:
21、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二均衡器、第二温补衰减器、第二检波器和第二峰值保持器;
22、所述第二均衡器的输入接口与双定向耦合器的反向耦合信号接口电连接,减小频率对反向耦合信号的影响;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均衡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减小温度对反向耦合信号的影响;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温补衰减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峰值保持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二检波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得到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
23、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和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计算驻波值包括:
24、所述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和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输入到控制处理电路,通过查询对应功率-电压对应表,读出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
25、通过所述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计算驻波值。
26、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计算驻波值包括:
27、
28、其中,vswr为驻波值;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和控制处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一均衡器、第一温补衰减器、第一检波器和第一峰值保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一功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二均衡器、第二温补衰减器、第二检波器和第二峰值保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二功分器;
6.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方法包括:
7.根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定向耦合器输出的反向耦合信号输入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得到减小反向耦合信号中温度和频率的影响的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峰值保持后的正向检波电平和峰值保持后的反向检波电平计算驻波值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计算驻波值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和控制处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一均衡器、第一温补衰减器、第一检波器和第一峰值保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一功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包括:第二均衡器、第二温补衰减器、第二检波器和第二峰值保持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耦合信号电路还包括:第二功分器;
6.一种宽温下宽带脉冲功率放大器的过驻波保护和过反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威,董晶,任平,张炜,王馨怡,唐琦,杨乐,侯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