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399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其包括:辐射型汽化烟道,其位于转炉炉口的上方;对流型套管蒸发器,其连接于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的后端;汽包,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和对流型套管蒸发器分别与汽包相连;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其连接于所述对流型套管蒸发器的后端;煤气回收排放装置,其通过风机连接于所述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蒸汽和水的消耗,并能回收转炉煤气的显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转炉炼钢煤气除尘系统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为OG法(湿法)除尘系统,第二种为LT、DDS法(半干法)除尘系统。如图IA所示,湿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冷却烟道1’,喷淋塔2’,脱水器3’,引风机 4’,烟囟5’和煤气柜6’。从转炉Z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经过冷却烟道2’进行冷却,使煤气 温度降低到800°C -1000°C,降温后的煤气然后进入喷淋塔2’,采用烟气喷水冷却,以除去 烟气中的烟尘,带烟尘的污水经分离、浓缩、脱水等处理送烧结;经喷淋塔2’处理的净煤气 接着通过脱水器3’进行脱水,然后在引风机4’的作用下,合格的煤气进入煤气柜6’储存, 不合格的煤气通过烟囱5’进行燃烧排放。上述湿法除尘系统中,全过程采用湿法处理,其煤气含尘量高,对烟气的显热浪费 很严重,消耗的水量大,且会造成二次污染,废水处理费用大,占地面积大;另外,由于采用 湿法处理,因此必须采用脱水器3’将煤气中的水份脱去,从而进一步增加成本。如图IB所示,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冷却烟道1”,蒸发冷却器2”,电除尘装置 3”,引风机4”,烟囱5”,煤气冷却器6”和煤气柜7”。从转炉Z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经过汽 化冷却烟道ι”进行冷却,使煤气温底降低到8oo°c -loocrc,降温后的煤气然后进入蒸发冷 却器2”,蒸发冷却器2”将蒸汽与水混合喷入烟气,以使烟气降温,烟气接着进入电除尘装 置3”,进行进一步除尘,然后在引风机4”的作用下,不合格的煤气通过烟囱5”进行燃烧排 放,合格的煤气经煤气冷却器6”冷却后进煤气柜7”储存。上述半干法除尘系统,其相对于湿法除尘系统而言,煤气含尘量低,消耗水量小, 水处理费用低;但是,半干法除尘系统发生煤气爆炸的可能性大,烟气中的大量显热没有被 利用,且还需消耗大量蒸汽,仍会产生工艺废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以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蒸 汽和水的消耗,并能回收转炉煤气的显热。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其包括辐射型汽化烟道,其位于转炉炉口的上 方;对流型套管蒸发器,其连接于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的后端;汽包,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 和对流型套管蒸发器分别与汽包相连;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其连接于所述对流型套管蒸 发器的后端;煤气回收排放装置,其通过风机连接于所述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的后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间接式烟温调节器,其连接于所述对流 型套管蒸发器与所述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之间。本技术的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1、转炉高温烟气经本系统处理后,可得到洁净的较高热值的净煤气,其可用于发电或真空精炼装置使用的高品质蒸汽以及可回收利用干粉尘。2、其回收余热量最大;回收的煤气含尘量低,煤气干度高,发热值高;消耗水量最 小,无需消耗蒸汽;收集的粉尘是可回收的干粉尘,不造成二次污染,无废水处理费用,占地 面积小。3、在保证炼钢生产的前提下,无需喷入蒸汽或水,回收大量蒸汽和转炉煤气,降低 了吨钢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A是相关的湿法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IB是相关的半干法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三;图5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中的间接式烟温调节器的分离式结构的主视示意 图;图6是图5中的冷凝器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间接式烟温调节器的整体式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间接式烟温调节器的整体式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中的第一种对流型套管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对流型套管蒸发器的双联箱式套管换热器的俯视示 意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A-A线剖面示意图;图12是沿着图10的B-B线剖面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双联箱式套管换热器插设于烟道中的一种方式示意图,图 中的箭头显示烟气流向;图14是本技术的双联箱式套管换热器插设于烟道中的另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中的箭头显示烟气流向;图15是本技术的双联箱式套管换热器插设于烟道中的再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中的箭头显示烟气流向;图16是本技术的双联箱式套管换热器插设于烟道中的又一种方式示意图, 图中的箭头显示烟气流向;图17是本技术的除尘系统中的第二种对流型套管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对流型套管蒸发器的上下联箱式套管换热器的俯视示意图;图19是沿着图18的A-A线剖面示意图;图20是沿着图18的B-B线剖面示意图;图21是本实 用新型的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的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组件与筒体结合的俯视示 意图;图23是本技术的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其包括辐射型汽化 烟道1,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汽包3,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和煤气回收排放装置5。辐射 型汽化烟道1位于转炉Z炉口的上方;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连接于辐射型汽化烟道1的后 端(即出口);辐射型汽化烟道1和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分别与汽包3相连,以将回收装置 1、2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连接于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的后端;煤 气回收排放装置5通过风机6连接于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的后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炉Z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通过辐射型汽化烟道1进行降 温,使之被冷却到800°C IOOiTC后,分别进入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和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 4以进行进一步降温和除尘,降温和除尘后的净煤气随后进入煤气回收排放装置5,合格的 煤气被储存,不合格的煤气被排放。辐射型汽化烟道1和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均无需喷入蒸汽或水,采用间接换热方 式来降低转炉烟气的温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蒸汽和水的消耗;同时冷却烟道1和蒸发 器2中产生的大量蒸汽被汽包3回收,从而回收了转炉煤气的显热,节省能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除尘系统包括间接式烟温调节器7,其连接 于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与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之间。烟温调节器7可适应转炉冶炼的不 同工况,将烟气温度进一步调节到合适的温度,以保护后部的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其中,配合图5和图6所示,烟温调节器包括蒸发器71和冷凝器72。所述蒸发器 71包括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回收及布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辐射型汽化烟道(1),其位于转炉(Z)炉口的上方;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其连接于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1)的后端;汽包(3),所述辐射型汽化烟道(1)和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分别与汽包相连;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其连接于所述对流型套管蒸发器(2)的后端;煤气回收排放装置(5),其通过风机(6)连接于所述转炉烟气布袋除尘器(4)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满吴仕明石瑞松李国盛周春丽黄伟胡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