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363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包括主体和滚动轮,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滚动轮,所述主体两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套杆、带动块、连接杆、第一弹簧、固定杆和限位块,所述套杆移动设置在主体两侧,所述套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套杆内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在利用滚动轮将主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在需要对于主体进行固定时,通过人工移动连接杆,使其在带动块的作用下,带动套杆进行向下的移动过程,进而带动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带动固定杆进行向下的移动过程,使得在压合过程中不容易导致压合机位移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合机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


技术介绍

1、鞋底的用料种类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当鞋子在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压合机将鞋底进行压合,传统鞋底压合机底端均安装有四组滚轮,用于方便移动和支撑压合机,但是,由于滚轮具有一定的滑动性,在压合过程中容易导致压合机位移变化,这就会影响压合机的压合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压合效果。

2、传统鞋底成型装置的底模和顶模都是固定安装在设备上的。当顶模完成开模垂直上升后,工作人员只能在狭小的底模和顶模之间进行取料和放料作业,这就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取料放料操作,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被高温的模具烫伤,同时,为保证安全也必然会减慢工作效率。

3、现有压合机在对鞋底进行挤压时,难以实现压合受力的均匀分布,由于受力分布不均,容易造成部分区域受力过大而其他区域受力不足,从而影响粘合效果,这就会导致压合质量难以控制,粘合强度不够均匀,压合好的区域粘合效果好,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包括主体(1)和滚动轮(2),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滚动轮(2),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两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套杆(3)、带动块(4)、连接杆(5)、第一弹簧(6)、固定杆(7)和限位块(8),所述套杆(3)移动设置在主体(1)两侧,所述套杆(3)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块(4),所述带动块(4)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套杆(3)内壁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一端焊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液压缸(9)、液压杆(10)和滑动杆(11),所述液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包括主体(1)和滚动轮(2),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滚动轮(2),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两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套杆(3)、带动块(4)、连接杆(5)、第一弹簧(6)、固定杆(7)和限位块(8),所述套杆(3)移动设置在主体(1)两侧,所述套杆(3)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块(4),所述带动块(4)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套杆(3)内壁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一端焊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液压缸(9)、液压杆(10)和滑动杆(11),所述液压缸(9)设置在主体(1)上方,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下端设置有滑动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底端连接设有限位框(12),所述限位框(12)内部卡合设有防滑垫(13),所述主体(1)两侧均滑动连接设有卡位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卡位块(14)两端均设有移动块(15),所述卡位块(14)与主体(1)之间连接设有第二弹簧(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加工用压合机构,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树杰李小女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汇发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