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2568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包括坩埚,坩埚内部设置有加厚段,坩埚的中部均设置有中间凸起部,中间凸起部的底部向上开设有加热槽,坩埚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桶,保温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保温桶和坩埚之间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底部配合加热槽设置有底部加热器,且配合坩埚设置有升降支撑结构,加热腔的侧边设置有感应加热管,感应加热管的盘绕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坩埚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可升降设置有籽晶杆,籽晶杆的底部设置有籽晶体,本技术可以实现坩埚加热温度的调节,同时可以提高碳源的供给均匀性,同时可以避免坩埚被蚀穿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晶体制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技术介绍

1、液相法是制备碳化硅晶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液相法制备碳化硅晶体的过程中,晶体生长炉的生长腔包括坩埚、溶液、籽晶轴、籽晶和加热结构等,坩埚为高纯石墨坩埚,高纯多晶硅原料至于石墨坩埚内,通过感应加热把坩埚中的高纯多晶硅熔化,形成熔融的硅,熔融状态的硅会对石墨坩埚进行腐蚀,通过石墨坩埚向熔融的硅中提供碳源,进而形成si-c体系的溶液;

2、籽晶粘贴在籽晶杆上,生长时浸入溶液的过饱和区中进行生长得到碳化硅晶体,但是,高温的生长原料溶液在长时间制备碳化硅的过程中可能会熔穿坩埚,导致设备损毁。

3、且在通过石墨坩埚向熔融的硅中提供碳源的过程中,其主要是外围的熔融状态的硅与石墨坩埚提供的碳源接触,碳源与熔融状态的硅的接触均匀性差,导致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均匀性差。

4、另外,现有的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中的加热结构通常为整体结构,其加热元器件与坩埚之间的距离固定,从而导致产生在坩埚轴向上温度梯度固定的热场,无法灵活调节坩埚轴向上特定位置的温度,难以满足个性化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包括坩埚(1),其特征是:所述坩埚(1)内部设置有加厚段(2),所述坩埚(1)的中部均设置有中间凸起部(3),所述中间凸起部(3)的底部向上开设有加热槽(4),所述坩埚(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桶(5),所述保温桶(5)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6),所述保温桶(5)和坩埚(1)之间设置有加热腔(7),所述加热腔(7)的底部配合加热槽(4)设置有底部加热器(8),且配合坩埚(1)设置有升降支撑结构,所述加热腔(7)的侧边设置有感应加热管(9),所述感应加热管(9)的盘绕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坩埚(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0),所述开口(10)处可升降设置有籽晶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包括坩埚(1),其特征是:所述坩埚(1)内部设置有加厚段(2),所述坩埚(1)的中部均设置有中间凸起部(3),所述中间凸起部(3)的底部向上开设有加热槽(4),所述坩埚(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桶(5),所述保温桶(5)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6),所述保温桶(5)和坩埚(1)之间设置有加热腔(7),所述加热腔(7)的底部配合加热槽(4)设置有底部加热器(8),且配合坩埚(1)设置有升降支撑结构,所述加热腔(7)的侧边设置有感应加热管(9),所述感应加热管(9)的盘绕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坩埚(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0),所述开口(10)处可升降设置有籽晶杆(11),所述籽晶杆(11)的底部设置有籽晶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坩埚(1)底部的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底端连接加热腔(7)的底壁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温桶(5)包括相互配合的桶内壳(15)和桶外壳(16),所述桶内壳(15)和桶外壳(16)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7)。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萍宋颜朝周虎
申请(专利权)人:幂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