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24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和罐体底部的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至少两条纵向连接板焊接于罐体底面的前部,罐体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正上方位置处设有纵向加强板,所述罐体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的外边焊接于罐体内表面,纵向加强板与环形加强板在罐体内腔底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本设计结构合理,将牵引座的主要加强结构设于罐体内部,可大大减小牵引座的高度,有效降低罐车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简化了罐车牵引座外部结构,减小外部尺寸,同时不影响罐车装载容积;本结构尤其适用于薄壁低刚度罐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罐式半挂车牵引座。
技术介绍
罐式半挂车牵弓I座用于支承半挂车前部重量,并通过标准牵弓I销与牵弓I车头可靠 连接。牵引座通常采用鞍座式支承结构,焊接于罐体底部。为保证承重和牵引时牵引座与 罐体的牢固性、安全性,须焊接一定数量的加强筋板,并采用大包角鞍座机构,从而造成牵 引座的高度不得不制造得较高,如附图5所示,需满足了牵引受力强度的要求,但也使得罐 车的重心较高,加大了行车过程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保证牵引力学要求, 同时可有效降低罐车重心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和罐体底部的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至少两条 纵向连接板焊接于罐体底面的前部,罐体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正上方位置处设有 纵向加强板,所述罐体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的外边焊接于罐体内表面, 纵向加强板与环形加强板在罐体内腔底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加强板设置有两组,分别设在对应于牵引座 前后部的上方,且每组由两块组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加强板下部内边呈倒梯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罐体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正上方位置处设 有纵向加强板,同时在罐体还横向设有环形加强板,本设计结构合理,将牵引座的主要加强 结构设于罐体内部,可大大减小牵引座的高度,有效降低罐车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 性;此外,该设计还简化了罐车牵引座外部结构,减小外部尺寸,同时不影响罐车装载容积; 本结构尤其适用于薄壁低刚度罐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罐体内腔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罐体的截面剖视图;图5是传统罐体牵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所示,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1和罐体1底部的牵引座2, 牵引座2左右两边通过两条纵向连接板3焊接于罐体1底面的前部,罐体1内腔底部在对应 于该纵向连接板3正上方位置处设有纵向加强板4,罐体1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5, 环形加强板5的外边沿罐体1的内表面焊接,纵向加强板4与环形加强板5在罐体1内腔底 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在制造时可先将纵向加强板4焊接于罐体1内腔的底面,再焊 接环形加强板5,在处理交叉连接部位时,为可方便加工,可预先将环形加强板5主体的底 部留有相当于两纵向加强板4之间宽度的开口,当装上该主体后再补焊底部的一块,当然, 在实际应用时可有多种方法来解决交叉部位的问题,不仅环形加强板5可以由多块金属板 组成,纵向加强板4也可以是由两块或多块焊接而成。为了提高牵引座的强度,环形加强板5设置有两组,分别设在对应于牵引座2前后 部的上方,且每组由两块组成,这样,即使罐体的罐壁薄、刚度低,采用了上述内支撑式结构 后,罐体也可满足运输安全要求。优选的,每组环形加强板组的前后环形加强板5之间间距为IOcm 30cm。此外,为了提高环形加强板5的承托能力,可将下部内边设计成呈倒梯形形状,使 形加强板5下半部的强度更高,刚性更好。纵向加强板4向罐体1后部延伸,其长度大于纵向连接板3的长度,其作用是加强 罐体轴向强度,避免挂车牵引时罐体的破坏。纵向连接板3的截面呈L形形状,纵向连接板3通过其底部L形底边与牵引座2 焊接固定,使焊接部位更牢固,可靠性更高。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技术等同或类似的技术方案 也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1)和罐体(1)底部的牵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座(2)通过至少两条纵向连接板(3)焊接于罐体(1)底面的前部,罐体(1)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3)正上方位置处设有纵向加强板(4),所述罐体(1)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5),环形加强板(5)的外边焊接于罐体(1)内表面,纵向加强板(4)与环形加强板(5)在罐体(1)内腔底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板(5)设 置有两组,分别设在对应于牵引座(2)前后部的上方,且每组由两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每组环形加强板组的前 后环形加强板(5)之间间距为IOcm 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板(5) 下部内边呈倒梯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板(4) 向罐体(1)后部延伸,其长度大于纵向连接板(3)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板(3) 的截面呈L形形状,纵向连接板(3)通过其底部L形底边与牵引座(2)焊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和罐体底部的牵引座,所述牵引座通过至少两条纵向连接板焊接于罐体底面的前部,罐体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正上方位置处设有纵向加强板,所述罐体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的外边焊接于罐体内表面,纵向加强板与环形加强板在罐体内腔底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本设计结构合理,将牵引座的主要加强结构设于罐体内部,可大大减小牵引座的高度,有效降低罐车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简化了罐车牵引座外部结构,减小外部尺寸,同时不影响罐车装载容积;本结构尤其适用于薄壁低刚度罐体。文档编号B62D53/06GK201587462SQ200920269670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余柏健, 关汝辑, 张春锋, 李国雄, 甄沛权, 甄荣照, 谭锡荣, 陈力更 申请人:广东建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支撑式罐车牵引座,包括罐体(1)和罐体(1)底部的牵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座(2)通过至少两条纵向连接板(3)焊接于罐体(1)底面的前部,罐体(1)内腔底部在对应于纵向连接板(3)正上方位置处设有纵向加强板(4),所述罐体(1)内腔横向设置有环形加强板(5),环形加强板(5)的外边焊接于罐体(1)内表面,纵向加强板(4)与环形加强板(5)在罐体(1)内腔底部成井字形交叉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柏健张春锋关汝辑甄沛权谭锡荣甄荣照李国雄陈力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