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具体涉及一种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在蚊科昆虫中,雌性的伊蚊、按蚊和库蚊属昆虫在叮咬人类的过程中可以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蚊科昆虫在幼虫阶段,通常生活在水域中,活动范围较小,通过取食有机碎屑以及浮游生物完成生长发育。而成蚊善于飞行,活动范围较大。因此,蚊科幼虫阶段的害虫综合防控与治理是防蚊抗病的有效途经。
2、抑制蚊科幼虫的取食行为可以有效阻止幼虫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筛选活性化合物,测定其对蚊科生物取食量的影响对于防蚊抗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蚊科幼虫取食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较少,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检测果蝇等昆虫采食量的方法,例如毛细血管法和染料法,但是蚊科幼虫的生活环境与果蝇等完全不同,蚊科幼虫阶段的生命活动限制在水中,常规检测方法不能适用于蚊科幼虫的取食水平的准确评估。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准确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胺蓝染色的酵母作为饲料在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蓝染色的酵母的制备方法为用苯胺蓝溶液对酵母进行染色8~14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蓝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
4.一种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的时间为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添加量≥0.04mg/只。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胺蓝染色的酵母作为饲料在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蓝染色的酵母的制备方法为用苯胺蓝溶液对酵母进行染色8~14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蓝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
4.一种评估蚊科幼虫取食行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的时间为10~20mi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