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980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3
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组件、多个换热件和连接管,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和多个所述换热件沿第一方向层叠排布;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隔热件和阻隔件,多个所述换热件通过所述管本体连通,至少部分所述阻隔件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和所述管本体之间,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阻隔件和所述管本体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大大降低热失控电池单体的热量向管本体传递,管本体不易被烫破引起漏液问题和绝缘失效问题,并且阻隔件能够对热失控电池单体膨胀的壳体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以降低壳体膨胀破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通过换热件对电池单体进行温度调节,换热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而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导致壳体膨胀时,壳体容易与连接管接触,导致连接管被烫破产生漏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电池的连接管不易被烫破而引起漏液问题和绝缘失效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组件和多个换热件,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和多个所述换热件沿第一方向层叠排布;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隔热件和阻隔件,多个所述换热件通过所述管本体连通,至少部分所述阻隔件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和所述管本体之间,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阻隔件和所述管本体之间。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管包括管本体、阻隔件以及分隔管本体与阻隔件的隔热件,能够大大降低热失控电池单体的热量向管本体传递,管本体不易被烫破引起漏液问题和绝缘失效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为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件;或者,所述阻隔件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管本体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管本体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隔热件对应圆心角大于或等于所述阻隔件对应圆心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与所述隔热件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凹槽和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第一限位凸部限位配合;和/或,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阻隔件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凹槽和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为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件;或者,所述阻隔件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管本体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管本体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隔热件对应圆心角大于或等于所述阻隔件对应圆心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与所述隔热件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凹槽和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第一限位凸部限位配合;和/或,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阻隔件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凹槽和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第二限位凸部限位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为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为沿所述隔热件的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为沿所述隔热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为沿所述阻隔件的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阻隔件与所述管本体的外周面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的外周面设有沿轴向间隔布置的两个限位凸筋,两个所述限位凸筋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阻隔件的内周面设有所述第二限位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阻隔主体和连接带,所述阻隔主体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阻隔主体设有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带设有配合部,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连,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阻隔主体的周向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