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和手术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1、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血管外科、心血管内外科及神经内外科等不同学科所广泛应用。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依靠透视下手对导管导丝的操作,其可持续性及精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操作者在长期x射线暴露及铅防护围裙负重中承担了较高的职业危害风险。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辐射有害电离环境下,患上脑肿瘤、白内障等职业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具有明显减少操作者x射线暴露、成像定位精准、操作准确稳定的优点,在减少器械与血管壁接触、操作颤抖的同时,增加操作者舒适感。
2、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和手术机器人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组件包括动力套和与所述动力套连接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套啮合,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Y阀驱动模块、球囊/支架驱动模块和导丝驱动模块中的一者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动力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面啮合的配合面,所述导向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组件包括动力套和与所述动力套连接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套啮合,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y阀驱动模块、球囊/支架驱动模块和导丝驱动模块中的一者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动力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面啮合的配合面,所述导向面至少包括构造为斜面的倾斜表面部分,使得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动力套之间在装配时能够自动对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组件和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数量均为四个,并且四个所述动力头组件的位置与四个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位置分别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驱动模块包括导丝自旋转组件,所述导丝自旋转组件整体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置,并且所述导丝自旋转组件包括两个动夹爪和两个静夹爪,所述两个动夹爪与所述两个静夹爪相对地设置,并且所述动夹爪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设置,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阀驱动模块绕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耗材壳体可旋地设置,所述第三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自旋转组件包括自旋转座、自旋转盖和连杆机构,所述自旋转盖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自旋转座,所述连杆机构分别连接至所述自旋转座和自旋转盖,所述连杆机构随着所述自旋转盖的打开而连动并推动所述动夹爪绕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自旋转组件还包括两个导丝驱动锥齿轮,所述自旋转座设置有两个枢轴部,所述两个枢轴部同轴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雷,汪四新,
申请(专利权)人:智程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