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775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所述底座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本技术通过底座、侧板、调节箱、打磨机、第一电机、第一螺杆、活动套、活动块、梯形槽、置物板、支杆和挤压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具有调节功能,无法对铸件的角度进行调节,当对不规则的铸件进行切削时,由于铸件的位置固定,导致铸件切削的不够全面,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件加工,具体为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


技术介绍

1、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也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铸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器件,而铸件在加工过程中,切削设备不可或缺。

2、如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其公告号为:cn114589529b,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将金属铸件的两端放在两侧的两个夹紧板之间,启动夹紧气缸对金属铸件的两端进行夹紧,翻转电机可带动其中一个翻转杆转动,配合另一个翻转杆带动金属铸件转动,以及移动气缸带动侧板在移动板上移动,便于切削机构对金属铸件表面进行全面的切削,切削范围更广,其中,第一移动电机带动双头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螺纹座相向运动,使得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得到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尺寸的金属铸件进行夹紧,适用范围更大,实用性更高,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具有调节功能,无法对铸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3),所述调节箱(3)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4),所述底座(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套(7),所述活动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梯形槽(9),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1),所述支杆(11)远离置物板(10)的一端贯穿至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3),所述调节箱(3)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4),所述底座(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套(7),所述活动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梯形槽(9),所述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1),所述支杆(11)远离置物板(10)的一端贯穿至梯形槽(9)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挤压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表面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4),所述第二螺杆(14)远离第二电机(1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调节箱(3)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凌颖王志强许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山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