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生物传感,具体涉及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第三次医疗技术革命的到来,可穿戴生物传感设备通过连续和无创的方式,允许患者对产品进行简单的操作,测量用户的汗液,眼泪,唾液和组织液,提供连续实时的生理信息,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健康指标。目前常见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单一传感或阵列多模式传感对人体进行无创或微创的监测,检测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分子、无机离子、汗液代谢物,以及心率和血压。然而,人体外周循环系统中的生物大分子更能深层次地反应人体健康状况。深入解析外周循环系统中的大分子生物标记物的动态过程,对于精准诊断、防治疾病、预后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然而,可穿戴对大分子生物标记物的识别与检测目前停留在初期且方法有限。这是由于人体外周循环系统中低丰度的生物大分子的难以捕获识别,需要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同时,可穿戴设备负载的生物受体在真实环境中难以保持长期性生物活度。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对生物大分子标志物的捕获与传感新策略,为可穿戴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2、组织液作为细胞和血液之间的交换介质,包含这两种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监控核酸片段的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工作电极的微针阵列,其大小为N*N,N为5-20,单根微针底座直径为200-400微米,高度为600-800微米,针尖直径为10-30微米。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时监控核酸片段的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的制备流程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监控核酸片段的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生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工作电极的微针阵列,其大小为n*n,n为5-20,单根微针底座直径为200-400微米,高度为6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