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华专利>正文

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495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套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套中构成锁芯整体,所述锁芯包括内锁芯与外锁芯,所述外锁芯和内锁芯分别位于锁芯套的前后部,所述外锁芯与内锁芯为同向设置;与所述防盗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包括匙柄和齿部,所述齿部由前后两段齿杆组成,前段齿杆与后段齿杆的长度、牙花均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锁芯套中设置了由内锁芯和外锁芯共同组成的双层锁芯结构,与配套的锁匙配合使用,可实现通过外锁孔插入内锁孔中开锁或者上锁的目的,而盗窃者无法由外露的外锁孔通过内锁孔将锁开启,因此消除了因为防盗锁的锁孔外露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锁具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锁具的锁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锁具的锁芯一般包括锁芯套和安装在锁芯套中的锁芯,锁芯上还 设有用于连接锁销等锁紧机构的连接结构,锁芯与锁芯套之间形成锁孔,为了方便人们启 闭锁具,锁孔普遍采用外露式结构,而针对这种外露式的锁孔结构,人们缺乏有效地保护防 范措施,使得盗窃者易于使用万能钥匙之类的工具通过锁孔造成整个锁紧机构失灵,导致 防盗锁失去防盗功能,因此,现有的防盗锁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强的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套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套中构成锁芯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内锁芯与外锁芯,所述外锁芯和内锁芯分别位于锁芯套的前后部,所述外锁芯与内锁芯为同向设置;与所述防盗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包括匙柄和齿部,所述齿部由前后两段齿杆组成,前段齿杆与后段齿杆的长度、牙花均相同。 本技术在锁芯套中设置了由内锁芯和外锁芯共同组成的双层锁芯结构,其中,外锁芯与锁芯套之间形成外锁孔,而内锁芯与锁芯套之间形成内锁孔。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开锁时,锁匙的前半段齿部(即前段齿杆)插入外锁孔中,转动一预设角度后,外锁孔与内锁孔对齐,此时将锁匙的后半段齿部(即后段齿杆)插入外锁孔中,同时使前段齿杆伸入内锁孔,旋转匙柄某一角度后,使前段齿杆在内锁孔中转动以实现开锁;反之,上锁时,锁匙的齿部完全插入锁孔中,反向旋动某一角度,使内锁芯实现锁紧功能,再将锁匙向外退出一半齿部,此时前段齿杆伸入外锁孔中,反向转动预设角度后,外锁孔与内锁孔不再对齐,而是由外锁芯将内锁孔遮挡。 首先,由于本技术的锁匙采用两段牙花的结构,盗窃者难以制成与本实用新 型的锁芯相配套的锁匙;其次,由于内锁孔由外锁芯遮挡,盗窃者难以使用工具伸入内锁孔 将锁拨开,因此,大大地增强了锁的防盗性能,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防盗锁的锁孔外露而造 成的安全问题;而且,外锁芯与锁芯套之间形成的外锁孔外露,与外锁孔、内锁孔配套使用 的锁匙采用两段相同的齿杆结构,可实现通过外锁孔插入到内锁孔中开锁的目的,因此使 用起来十分方便。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锁芯套与所述内锁芯、外锁芯之间分别设有防 止内锁芯、外锁芯脱离所述锁芯套的定位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凹槽及定位销,所述凹槽分 别设置在外锁芯与内锁芯的外侧面圆周上,所述定位销则设于所述锁芯套的内壁上并与凹 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销卡合在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锁芯套上定位销的设置部位开有卡槽,所述定位销的外端卡合在卡槽内,而在定位销的内端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位于所述凹槽内。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便于将内锁芯与外锁芯装配到锁芯套中。 本技术还可以做以下的改进,所述锁芯套的外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拆装孔,所述拆装孔与所述卡槽相通。通过拆装孔使定位销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卡槽,方便地将内锁芯与外锁芯从锁芯套中拆离。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锁芯上具有用于连接锁销的连接结构,所述锁销与内锁芯通过固定销连接固定。 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锁芯套为筒体结构并设置在锁芯孔中,所述锁芯套与锁芯孔之间设有用于限位锁芯整体在锁芯孔中位移的限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1)本技术在锁芯套中设置了由内锁芯和外锁芯共同组成的双层锁芯结构,上锁后,外锁芯将内锁孔遮挡,使盗窃者无法由外露的外锁孔通过内锁孔将锁开启,因而大大地增强了锁的防盗性能,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防盗锁的锁孔外露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2)本技术使用与双层锁芯配套的锁匙,锁匙采用两段相同齿杆的结构,可实现通过外锁孔插入内锁孔中开锁或者上锁的目的,使用方便; (3)本技术可通过拆装孔使定位销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卡槽,方便锁芯和外锁芯从锁芯套中拆离; (4)本技术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锁具上,例如适用于摩托车防盗碟锁及普通的门锁等,因此适用场合比较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套1和锁芯、锁芯位于锁芯套1中构成锁芯整体,锁芯包括内锁芯2与外锁芯3,外锁芯3和内锁芯2分别位于锁芯套1的前后部,外锁芯3与内锁芯2为同向设置,以使外锁孔与内锁孔的朝向相同;与防盗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包括匙柄8和齿部9,齿部9由前后两段齿杆91、92组成,前段齿杆91与后段齿杆92的长度、牙花均相同。 在锁芯套1与内锁芯2、外锁芯3之间分别设有防止内锁芯2、外锁芯3脱离锁芯套1的定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凹槽及定位销5,凹槽分别设置在外锁芯3与内锁芯2的外侧面圆周上,定位销5则设于锁芯套1的内壁上并与凹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定位销5卡合在凹槽内,在锁芯套1上定位销5的设置部位开有卡槽,定位销5的外端卡合在卡槽内,而在定位销5的内端设有定位弹簧6,定位弹簧6位于凹槽中,锁芯套1的外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拆装孔7,该拆装孔7与卡槽相通,使拆装孔7与定位销5的外端对正,方便将内锁芯2和外锁芯3从锁芯套1中拆离。 内锁芯2上具有用于连接锁销的连接结构,锁销与内锁芯2通过固定销连接固定(图中未示出);锁芯套1为筒体结构并设置在锁芯孔中,锁芯套1与锁芯孔之间设有用于限位锁芯整体在锁芯孔中位移的限位机构。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开锁时,锁匙的前半段齿部(即前段齿杆)插入外锁孔中,转动一预设角度(例如18(T )后,外锁孔与内锁孔对齐,此时将锁匙的后半段齿部(即后段齿杆)向内推入外锁孔中,同时前段齿杆伸入内锁孔,旋转匙柄某一角度后,使前段齿杆在内锁孔中转动以实现开锁;反之,上锁时,锁匙的齿部完全插入锁孔中,反向旋动某一角度,使内锁芯实现锁紧功能,再向外退出一半齿部,此时前段齿杆伸入外锁孔中,反向转动预设角度(例如180° )后,外锁孔与内锁孔不再对齐,而是由外锁芯将内锁孔遮挡。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的锁芯不只包括内锁芯和外锁芯两段锁芯,还可以包括两段以上的锁芯,同时所配套使用的锁匙也相应地分成具有相同牙花和长度的两段以上的齿杆,例如锁芯包括外锁芯、中部锁芯和内锁芯三段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的齿部分成具有相同牙花和长度的三段齿杆;另外,本技术的定位机构、限位机构等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套(1)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套(1)中构成锁芯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内锁芯(2)与外锁芯(3),所述外锁芯(3)和内锁芯(2)分别位于锁芯套(1)的前后部,所述外锁芯(3)与内锁芯(2)为同向设置;与所述防盗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包括匙柄(8)和齿部(9),所述齿部(9)由前后两段齿杆(91、92)组成,前段齿杆(91)与后段齿杆(92)的长度、牙花均相同。2. 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双层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套(1)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套(1)中构成锁芯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内锁芯(2)与外锁芯(3),所述外锁芯(3)和内锁芯(2)分别位于锁芯套(1)的前后部,所述外锁芯(3)与内锁芯(2)为同向设置;与所述防盗锁芯配套使用的锁匙,包括匙柄(8)和齿部(9),所述齿部(9)由前后两段齿杆(91、92)组成,前段齿杆(91)与后段齿杆(92)的长度、牙花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