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永达专利>正文

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4915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其包括机架、气控装置、电控装置、进料装置、退料装置及锥尖加工装置,锥尖加工装置包括圆盘及由圆盘一侧的圆心处凸伸出且垂直于圆盘的安装轴,圆盘的另一侧具有向内设置的呈锥形的加工孔,圆盘与电控装置连接;进料装置包括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底座垂直于圆盘且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底座位于安装轴的轴心线上,顶针滑动地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块安装于底座上且位于圆盘与顶针之间,进料漏斗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顶针与固定块之间,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均与气控装置连接;退料装置安装于底座的下面;该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实现光电一体化,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心针加工机,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的空 心针锥尖成型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世界能源的日益减少,人们在生产中越 来越重视能源的节约及利用效率,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满足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求,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 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 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 后劲;第三、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因此,各行各业的生产厂商在积极追求 产业化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能源的节约以及技术的投入,以达到产业增长与资源有效利用 相协调发展,在空心钢针的加工成型行业亦是如此。然而,目前国内对空心钢针锥尖的加工尚未全面实现机械化,现有的用于加工空 心钢针锥尖的机械价格昂贵,成本较高,因此许多空心钢针锥尖的成型还是靠人工进行打 磨,这种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首先,空心钢针的质量无法保证,在对空心钢 针锥尖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用手工控制空心刚针前进或后退以便加工,因此无法精确定位, 而一般空心钢针加工的锥尖仅为5毫米左右长,仅靠手感很难把握精确的尺寸,所以锥尖 的锥度及规格不能达到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另外,在加工过程中连续的空心钢针之间不能 保证均勻地推进到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如果连续的两根空心钢针之间间歇的时间较长,会 导致用于打磨锥尖的模具温度不均勻,影响加工质量;其次,生产效率低,由于人工长时间 工作容易疲劳,会产生不可避免的间歇,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另外,如果在锥尖成型后还需 要对空心钢针加工侧孔,则还需要另外的设备及工序,降低效率;再次,造成资源浪费,由于 手工操作不能精确控制,使产品的精度降低,合格率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人工操作时,一 人控制一台机器,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同时操作人员的不必要的间歇会造成电力资源 的浪费。因此,急需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能满足自动化生产且成本低的空心针锥 尖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能满足自动化生产且 成本低的空心针锥尖成型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包括机 架、气控装置、电控装置、进料装置、退料装置及锥尖加工装置,所述锥尖加工装置设置于所 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锥尖加工装置相对应地安装于所述 机架上且与所述气控装置连接,所述退料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锥尖加工装 置包括圆盘及由所述圆盘一侧的圆心处凸伸出且垂直于所述圆盘的安装轴,所述圆盘的另 一侧具有向内设置的呈锥形的加工孔,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位于所述圆盘内部,所述安 装轴水平设置且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圆盘的圆心及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均位 于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圆盘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座、顶针、 固定块及进料漏斗,所述底座垂直于所述圆盘且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底座位于所述 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顶针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一端,所述固定块安装于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圆盘与所述顶针之间,所述进料漏斗 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顶针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 料漏斗均与气控装置连接;所述退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处且沿所述底座的下表 面向下延伸。较佳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单向通道, 所述单向通道与所述进料漏斗相连通;进料漏斗内的空心针漏入底座后,进入底座上的单 向通道内,便于与顶针对齐,使加工过程中操作精确性提高。较佳地,所述顶针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单向通道上;空心针由进料漏斗底部进入底 座上的单向通道后,顶针将空心针推向预定位置时不会偏离方向,使操作快捷,提高生产效率。较佳地,所述空心针锥尖成型机还包括侧孔加工装置,所述侧孔加工装置固定安 装于所述底座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进料漏斗之间,更具体地,所述侧孔加工装置 为铣片;在空心针完成锥尖加工退回的过程中侧孔加工装置可以对空心针进行侧孔加工, 使空心针的锥尖及侧孔在一道工序中加工完成,节约动力及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较佳地,所述气控装置包括第一气控装置及第二气控装置,所述第一气控装置与 所述顶针、进料漏斗及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气控装置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一气控装置控制 进料漏斗加入空心针,加入空心针后控制顶针将空心针推动到预定位置,并控制固定块将 空心针固定;空心针固定后,第二气控装置推动底座前进对空心针进行加工;加工完空心 针的锥尖后,第一气控装置控制固定块释放空心针并控制进料漏斗加入空心针,实现加工 自动化,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空心针锥尖成型机还包括红外扫描装置及控制器,所述红外扫描装 置安装于所述进料装置上,所述红外扫描装置、所述气控装置及所述电控装置均与所述控 制器电连接;在空心钢针的加工过程中,当所述红外扫描装置检测到待加工的空心钢针已 固定时,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第二气控装置推动底座前进对空心钢针进行锥尖加工; 空心钢针的锥尖加工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控装置驱动固定块释放空心针,当红外扫 描装置检测到加工完成的空心针被释放后,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第一气控装置推动顶 针前进,顶针推动下一个待加工的空心针进行锥尖加工;如此往复循环,实现空心钢针锥尖 加工的光电一体化,使加工的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具有机架、气控装置、电控装置、进料装置、退料装置及锥尖加工装置,所述锥尖加工装置包括圆盘及由所述圆盘一侧的 圆心处凸伸出且垂直于所述圆盘的安装轴,所述圆盘的另一侧具有向内设置的呈锥形的加 工孔,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位于所述圆盘内部,所述安装轴水平设置且活动地安装于所 述机架上,所述圆盘的圆心及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均位于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 圆盘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所述底座垂 直于所述圆盘且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顶针滑 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一端,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另一端,且 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圆盘与所述顶针之间,所述进料漏斗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 所述顶针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均与气控装置连接;所述 退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处且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对空心针的锥尖进 行加工时,空心针由进料漏斗进入底座上的单向通道内,气控装置控制顶针将空心针推至 固定块所在位置并控制固定块将其固定,然后推动底座前进,使空心针进入旋转圆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针锥尖成型机,包括机架、气控装置、电控装置、进料装置、退料装置及锥尖加工装置,所述锥尖加工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锥尖加工装置相对应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气控装置连接,所述退料装置与所述进料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尖加工装置包括圆盘及由所述圆盘一侧的圆心处凸伸出且垂直于所述圆盘的安装轴,所述圆盘的另一侧具有向内设置的呈锥形的加工孔,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位于所述圆盘内部,所述安装轴水平设置且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圆盘的圆心及所述锥形加工孔的顶点均位于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圆盘与所述电控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所述底座垂直于所述圆盘且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线上,所述顶针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一端,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圆盘与所述顶针之间,所述进料漏斗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顶针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底座、顶针、固定块及进料漏斗均与气控装置连接;所述退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处且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达
申请(专利权)人:戴永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