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培养基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搔菌和注水、栽培、采收步骤,所述培养基配制为:木屑15%-25wt%、玉米芯10-20wt%、米糠20-30wt%、麸皮10-20wt%、玉米粉5wt%,生产废料15-25wt%、棉籽壳5wt%,培养基含水量为64-66%,pH值6-7,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以木屑和生产废料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栽培方法,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保证了其质量稳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白色蟹味燕,学名真姬燕(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玉覃、斑玉覃、海鲜燕、胶 玉蘑、鸿喜菇、蟹味菇、假松茸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草 属,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真姬菇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 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覃之说。 真姬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 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并且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味鲜美、性平、甘 温,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渴之功能,清热平肝之效。口感极佳,常食可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真姬菇的需温特性,属中低温型。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t:-24t:,菇蕾分化的适宜温度为irC -14t:,子实体成长的适宜温度是14°C _18°C。白色蟹味菇是一种真姬 菇。 现有白色蟹味燕栽培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其中木屑20-30%、玉米芯30-40%、米 糠25-30 % 、麸皮10-15 % ,玉米粉8 % ,含水量64-66 % ,用全自动搅拌机充分搅拌至装瓶 结束,装瓶压盖后瓶筐推入灭菌车灭菌,灭菌设置,抽真空3次,通入蒸汽升温至118-121°C 保持60分钟,灭菌后进入冷却室冷却至20-22°C,用全自动接种机接种,每瓶原种接栽培 种32-40瓶。然后用传送带传送至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20-22t:,湿度70-80 %,C02浓 度4000ppm以下,培养时间90-100天,然后进行搔菌处理,用专用刀头把料表面搔成馒头 形状,并补充少许水分,搔完菌的瓶筐放置在栽培室床架,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3_15°C ,湿 度90-95%, C02浓度1000-2000ppm,前1_7天光照强度50-100Lux,后8_20天光照强度 200-300Lux,每天间隙式开启层架灯。22-24天开始采收,850cc塑料瓶每瓶单产130-150 克。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在生产结束后,一 般废弃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白色蟹味菇的一种新的低成本栽培配方,它可通过工厂化设施进行大规模栽培,并有效縮短其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且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减少了生产废料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包括培养基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搔菌和注水、栽培、采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蟹味菇的培养基由木屑、玉米芯、生产废料、米糠、麸皮、玉米粉、棉籽壳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其中木屑15% -25wt^、玉米芯10_20wt%、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基)15-25wt % 、米糠20-30wt % 、麸皮10-20wt % ,玉米粉35wt % ,棉籽壳5wt % ,培养基含水量64-66 % , pH值为6_7,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 所述高压灭菌在用全自动搅拌机充分搅拌至装瓶结束后进行,装瓶压盖后瓶筐推 入灭菌车灭菌,灭菌设置,抽真空3次,通入蒸汽升温12rC保持90分钟,灭菌后进入冷却室 冷却至20-22 。C。 所述冷却接种和培养步骤是用全自动接种机接种,每瓶原种接栽培种32-40瓶; 然后用传送带传送至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20-22t:,湿度70-80 %,C02浓度3500卯m以 下,培养时间90-100天。 所述搔菌和注水步骤,用专用刀头把料表面搔成馒头状,并补充少许水分,搔 完菌的瓶筐放置在栽培室床架,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3-15 t:,湿度90-95 %, C02浓度 1000-1500卯m,前1-7天光照强度50-100Lux,后8-20天光照强度200-300Lux,每天间隙式 开启层架灯。 所述采收步骤,20-21天开始采收,850cc塑料瓶每瓶单产150-170克。 本专利技术的白色蟹味菇通过工厂化设施栽培,对原料验收、搅拌、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和培养、栽培、采收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白色蟹味菇最佳培养和栽培条件,培养90-100天,出菇管理20-21天,产品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卫生。850cc栽培瓶每瓶单产可达到150-170克。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白色蟹味菇的一种栽培配方。本专利技术在原来白 色蟹味菇工厂化栽培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特性的研究,更改了相应的配 方,获得了一种以木屑和生产废料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栽培配方,有效縮短了生产周期及 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其单产达到150 170g/瓶(瓶容量不改变,每瓶产量净增20g),且 保证了其质量稳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降低工业废品的排放,利于环保的优 点。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 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如图l所示,一种,包括培养基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 搔菌和注水、栽培、采收步骤,所述培养基配制为木屑15% _25%、玉米芯10_20%、米糠 20-30 % 、麸皮10-20 % 、玉米粉5 % ,还包括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基)15-25 % 、 棉籽壳5% ,水为64-66% ,ra值6-7,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对原料验收、搅拌、装瓶、灭 菌、冷却、接种和培养、栽培、采收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白色蟹味菇最佳培养和栽培条件, 培养90-100天,出菇管理20-21天,产品产量稳定、品质优良卫生。850cc栽培瓶每瓶单产 可达到150-170克。 具体实施方式见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4 ,由以下步骤组成 (1)原料验收所有生产原料入库前由质量管理部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 (2)培养基配制按重量百分比取木屑20%、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 基)20 % 、玉米芯10 % 、米糠26 % 、麸皮14 % 、棉籽壳5 % 、玉米粉5 % ,将玉米芯粉碎为粉 状,含水量达到65%,用生石灰调节pH为6-7,继续搅拌至装瓶结束。 (3)装瓶使用全自动装瓶机,要求装瓶均匀,紧实度适中,使用850cc塑料瓶每瓶重量在620-645克,瓶肩基本无空隙,打孔至瓶底。 (4)压盖瓶盖自动输送到压盖位置,扣在装完料的瓶上。 (5)灭菌采用高压灭菌锅,待灭菌的瓶框整齐摆放在灭菌车上,推入灭菌锅内, 关上门,启动运行按钮,灭菌锅设定为真空脱气3次,12rC灭菌90分钟。 (6)冷却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的反侧门,灭菌车推至冷却室内,冷却室温度 设定在20-22 。C。 (7)接种冷却至22t:以下的瓶子通过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接种机放置在充分 洁净的接种室内,每瓶原种接栽培种30-32瓶,接种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培养室。 (8)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为22-23 t:,湿度75-80 X,二氧化碳浓度2500-3500PPM 之间,培养时间为90-100天。 (9)搔菌培养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并补充培养中丧失的水分。 (10)催蕾生育蟹味菇搔菌后,迅速整齐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培养基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搔菌和注水、栽培、采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蟹味菇的培养基由木屑、玉米芯、生产废料、米糠、麸皮、玉米粉、棉籽壳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其中木屑15%-25wt%、玉米芯10-20wt%、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基)15-25wt%、米糠20-30wt%、麸皮10-20wt%,玉米粉5wt%,棉籽壳5wt%,培养基含水量64-66%,pH值为6-7,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培养基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搔菌和注水、栽培、采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蟹味菇的培养基由木屑、玉米芯、生产废料、米糠、麸皮、玉米粉、棉籽壳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混合,其中木屑15%-25wt%、玉米芯10-20wt%、生产废料(指白色蟹味菇废弃培养基)15-25wt%、米糠20-30wt%、麸皮10-20wt%,玉米粉5wt%,棉籽壳5wt%,培养基含水量64-66%,pH值为6-7,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灭菌在用全 自动搅拌机充分搅拌至装瓶结束后进行,装瓶压盖后瓶筐推入灭菌车灭菌,灭菌设置,抽真 空3次,通入蒸汽升温12rC保持90分钟,灭菌后进入冷却室冷却至20-2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贲伟东,程继红,秦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