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9566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先提取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将其溶于抗菌剂溶液中,得到负载抗菌剂的胞外聚合物溶液,并使用其对清洗吹干后的基材进行浸泡粘附,得到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制备过程温和,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分子设计和表面预处理,通过简单浸泡即可实现。制备得到的接触式抗菌表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抗菌活性,在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预防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医疗器械相关的感染大多由细菌在表面定植形成生物膜引起。细菌附着在表面后,能够分泌胞外聚合物帮助进一步的不可逆附着,随后细菌受群体感应效应的影响在表面定植、移动、聚集,构建数百微米厚的生物膜。生物膜内部的细菌会继续分泌胞外聚合物为生物膜提供结构支撑以及保护其中的细菌免受不良环境的损伤。因此相较于蜉蝣细菌,生物膜内的细菌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这也是生物膜难以消除和导致反复感染的原因之一。

2、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抗菌策略主要有非接触式杀菌和接触式杀菌策略。非接触式杀菌表面一般指负载了金属离子或有机抗菌剂的释放型杀菌表面,随着时间推移浸出负载的抗菌剂,对粘附和临近的细菌进行杀灭。这种抗菌方式广谱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无法控制释放速率会导致初期爆发式释放,随着时间延长释放速率下降而导致抗菌效果不稳定。与此相比,接触式杀菌表面一般通过静电吸附、共价连接等方式将抗菌剂锚定在材料表面,这种杀菌表面不受抗菌剂释放速率的影响,能够对粘附在表面的细菌具有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细菌选自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采用离心法;所述的离心法的步骤为:将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置于振荡培养箱中培养16~18 h,取出后离心分离,过滤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透析后的液体冷冻干燥,得到胞外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群体感应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细菌选自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采用离心法;所述的离心法的步骤为:将细菌接种在培养基中,置于振荡培养箱中培养16~18 h,取出后离心分离,过滤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透析后的液体冷冻干燥,得到胞外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抗菌剂为抗生素或杀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式杀菌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生素为左氧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梅蔡珂丹闫琦刘奕黄晶凤晓华张波涛杨睿吴双杰周平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