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加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流变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流变抛光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场辅助抛光方法,它利用电场感应电流变效应来减少磨料损耗并提高加工效率。这项技术尤其适用于形貌复杂的光学元件加工,例如在医疗、航空和国防领域的应用。它通过在电流变液体中加入硬度较高、介电性能良好的磨料颗粒,并在施加外电场后改变其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高质量抛光。在电流变抛光中,磨料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形成链状结构,从而在工件表面产生剪切运动,实现抛光效果。与传统的抛光方式相比,电流变抛光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磨料颗粒的运动和作用力,从而获得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和更高的材料去除精度。电流变抛光使用的微小针状工具电极使得抛光区域小而灵活,特别适合于抛光微小形貌复杂的导体类工件。
2、目前的电流变抛光中大多采用静液的方式,与之相比同步供液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性。首先,它可以确保电流变液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当的浓度和流动状态。这种稳定的供液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流变液因蒸发或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加工质量波动,提高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变抛光设备,安装在加工设备上,与电源(18)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电极外壳(19)、安装板(1)、压力板(17)、连接件(2)、漏斗电极(14)、负电极棒(5)和正电极棒(15);所述电极外壳(19)一端安装在安装板(1)一面,内部通过可移动的压力板(17)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安装板(1),通入气体,所述第二区域通入抛光液(16);所述安装板(1)另一面通过连接件(2)安装在加工设备上;所述漏斗电极(14)安装在电极外壳(19)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内部设有漏斗状空腔;所述负电极棒(5)一端连接电源(18)负极,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变抛光设备,安装在加工设备上,与电源(18)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电极外壳(19)、安装板(1)、压力板(17)、连接件(2)、漏斗电极(14)、负电极棒(5)和正电极棒(15);所述电极外壳(19)一端安装在安装板(1)一面,内部通过可移动的压力板(17)分为互不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安装板(1),通入气体,所述第二区域通入抛光液(16);所述安装板(1)另一面通过连接件(2)安装在加工设备上;所述漏斗电极(14)安装在电极外壳(19)远离安装板(1)的一端,内部设有漏斗状空腔;所述负电极棒(5)一端连接电源(18)负极,另一端穿过连接件(2)、安装板(1)、电极外壳(19)和漏斗状空腔,与漏斗电极(14)不接触;所述正电极棒(15)一端连接电源(18)正极,另一端嵌入漏斗电极(1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外壳(19)与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第一气体密封圈(6),所述电极外壳(19)与负电极棒(5)之间安装有第二气体密封圈(7);所述电极外壳(19)和安装板(1)以及漏斗电极(14)之间均通过密封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压力气体导管(10)和抛光液导管(12),所述压力气体导管(10)与第一区域侧壁连通,向第一区域内通入气体,所述压力气体导管(10)与电极外壳(19)之间安装有第三气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